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華民教授昨天表示,中國要想與通脹作鬥爭,必須從產業、貨幣及財政政策三管齊下。要改變產業緊縮政策為產業刺激政策,回歸固定匯率及恢復利率平價,改革稅制並緊縮財政。他指人民幣升值外加中國加息,破壞了中美之間利率平價,令熱錢蜂擁而入,導致中國成為當今通脹最高的國家之一。
下一場金融災難 恐輪到內房
華民分析指出,引發中國通脹的外部原因是美國實行弱勢美元政策,超量供給的貨幣多數未能進入全球實體經濟,而是進入證券和衍生品交易市場,這導致全球流動性氾濫。美聯儲局一旦加息,全球就會爆發另一場金融災難,災難通常在泡沫聚集處發生,最近的一次是美國的房地產市場,下次恐怕就輪到中國樓市。
中國通脹的內部原因,首先是勞動緊縮政策,勞動生產率不變卻增加工資將導致成本推動的通脹;其次是實行包括高稅收在內的的產業緊縮政策,使得資本存量及潛在GDP趨於下降;第3便是貨幣緊縮的政策,導致產生內外息差,人民幣升值更進一步打開了投機敞口,導致熱錢快速流入中國。
若要戰勝通脹,華民稱需同時從三個政策入手,並以充分就業為經濟增長的首要目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