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在全國人大會議閉幕後的記者會上表示,香港要做好科研、教育發展,以加強發展後勁。特首曾蔭權在2009年施政報告提出教育、創新科技等六大優勢產業,但根據政府向立法會財委會提供文件顯示,六大產業在09年合共只佔本地生產總值(GDP)的8%,比起08年僅上升0.4個百分點。更甚者,文化及創意產業就業人數出現負增長,較08年下降1.6%。
認證環保GDP比例零增長
本港經濟長期依賴金融業及地產業,2009年數據顯示,單是金融業就佔GDP的15.2%,幾乎等於六大優勢產業總和的一倍。政府文件的數據反映,六大優勢產業在09年沒有長足發展,總體佔GDP由08年的7.6%,微升至8%,當中檢測及認證產業和環保產業佔GDP比例是零增長,增幅最多的醫療產業亦僅由08年的1.4%,增至1.6%。
政府不撥資源 人才北上發展
就業人數方面,增長率最高是教育產業,由08年的56,840人增至62,240人,增幅有9.5%。不過,文化及創意產業作為六大優勢產業的龍頭,就業人數出現負增長,由原來的191,260人減至188,250人,跌幅為1.6%。
進念二十面體行政總裁胡恩威直言業界情况「仲衰過未搞(六大產業)之前」,他認為政府只着重投放資源於舉辦活動,而非讓有志者創業的起動資金,加上香港租金貴,政府又沒有提供土地資源給業界,不少創意文化界的人才近年紛紛北上找出路。他說:「好像西九項目,政府如果有心推動本地文化界發展,就不會拱手讓給外國公司去做,簡直是歧視本地人。」
學者﹕文化科研培養需時
經濟學者關焯照說,六大優勢產業發展緩慢是意料中事,「政府近一年來都好少再提六大產業了,我不會現在就說判了死刑,但看政府的投入,可以肯定這兩三年不會有突破發展」。他認為,政府往往着重金融及地產業帶給庫房的即時稅收,而文化、科研等產業需要慢慢培養人才,難以快速成長,若政府沒有推動的決心,六大優勢產業將難與傳統四大經濟支柱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