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前央行智囊:宜少干預匯率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0日 05:59
2011年03月20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曾出任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經濟學家余永定昨天表示,由於美國的一系列急劇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世界的通貨膨脹形勢將有可能進一步惡化,而中國可以考慮的對應措施是盡量減少外匯市場的干預,使利率制度自由化。

本身亦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的余永定:「由於我們(中國)在這麽多年來一直保持雙順差,為了保持人民幣不升值,我們不得不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央行購買美國國債的做法使我們的困難愈來愈多,通貨膨脹的壓力也愈來愈大,外匯局管理外匯儲備的經營也會愈來愈困難。」

為壓人幣升值 才大買美債

他在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時認為,中國要考慮盡量減少外匯市場的干預,這可能會導致人民幣升值,對於這個問題要開放思想,準備採取跟過去有所不同的政策,這對於中美經濟都有好處。

他說,在世界經濟危機發生後,各國增持大量美元資產,保持了美元的穩定,同時使美國政府能夠獲得債務融資。但這種情况是不可持續的,最近,美國國債價格下降、債息上升,就意味着投資者對於美國政府是否有能力償還債務產生了懷疑。

外儲愈多 商品價愈漲

他說,200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是4000億美元(現時為2.84萬億美元),那時石油價格是每桶20多美元,一盎司黃金大概是300多美元。現在油價逾百美元,黃金是1400美元。他認為,隨着世界經濟形勢的發展,這些商品的價格可能還會進一步上漲,一系列大宗商品的價格肯定也會繼續上升的。

「這就意味着,當一天我們需要使用外匯,我們可能拿不到什麽實物了,……所以我們必須為中國國債的安全考慮。」他說。

論壇上另一位講者、人行現任貨幣委員會委員李稻葵亦指出,歐債危機把金融市場的注意力引向歐洲,而忽略了美國自身的財政情况。未來3年內,當歐債危機穩定下來,金融市場投資者的注意力會轉向美國,會仔細研究美國各個州以及聯邦政府的財政情况。

李稻葵:美元未來3年大幅貶值

「實事求是的講,美國的財政情况是經不起推敲的,美國國債的價格下降、收益率上升,美元大幅度的貶值恐怕是難以避免的,這是未來3年的情况。」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