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資銀行將於本周陸續派發去年全年成績單,由中國銀行(3988)於周四揭開序幕,但該行的表現可能遜於同業。券商普遍預期,受惠於信貸擴張、淨利息收益率(NIM)及資產質素持續改善,以及手續費和佣金收入增加,內銀去年純利按年增幅均逾20%,尤以早前率先發盈喜的中信銀行(0998)及招商銀行(3968)的盈利表現最為突出,純利按年增幅接近五成,四大銀行中,則以農業銀行(1288)盈利表現勝同儕,中行的全年增速則可能在四大之末,僅逾兩成(見表)。
由於預期內銀業績或帶來驚喜,加上目前估值吸引,美銀美林及高盛早前上調了內銀股目標價。由於預期內銀整體的NIM,在今年及明年進一步上升10點子(100點子為1厘)及8點子,所以高盛上調內銀未來2年每股盈利預測平均5%,目標價則平均上調6%,預計內銀今年首季及上半年業績表現持續強勁。
麥格理預計,內銀今年首季將繼續受惠於貸款增長及息差擴闊,整體收入及盈利將分別錄得26%及16%的按年增幅。
人行調控 助增內銀淨息差
人民銀行去年10月結束超寬鬆貨幣政策,屢次透過加息及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調控市場流動性。美銀美林估計,去年第4季,內銀貸款議價能力提升,加上債券收益率及同業拆借息率上升,均對NIM有利,預計整體NIM按季增加5至10點子,當中招行及工行的息差改善情况尤為顯著,按季增幅逾10點子。然而,美銀美林指出,交行(3328)及民行(1988)因資金來源較依賴同業拆借市場,在拆息波動及各行激烈爭奪存款的情况下,兩行承受的息差壓力較大。
高盛:地方融資不良貸款可控
一系列潛在監管新規,亦勢加大銀行信貸成本的負擔。大摩指出,內銀第4季信貸成本按季有所增加,主要由於內銀逐步為貸款減值比率達至監管要求的2.5%,以及為銀監會去年底公布地方政府融資平台新規作準備。
高盛認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不良貸款風險可控,並預計,即使到2013年,有關貸款的不良貸款比率或累計達到8%,但以內銀盈利能力及整體撥備充裕,足以吸收這類貸款10%不良貸款比率。此外,高盛預期,監管當局將會公布中國銀行業就《巴塞爾資本協定三》的落實詳情,包括新的資本充足比率要求,該行估計,大部分上市內銀應可滿足到監管資本的最低要求,相信2012年前毋須再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