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大地震引發的核危機,導致港股上周大跌949點或4.08%。福島核電廠事件似乎沒完沒了,但根據專家意見,由於核反應堆已經停止運作,只要10日內不爆發災難性事故,核燃料等物質的溫度便能降至安全水平,出事與否短期應有答案。無論是驚慌還是災難過後,地球仍然會運作,亦是時候為投資組合作出中短期部署,本文認為穩健者可選股息豐厚兼不乏增長動力的內銀股,進取型投資者則可候低吸納優質資源股,以捕捉數月後開展的日本重建工作。至於新能源股,仍是市場一大亮點,風電股仍可留意。
內銀估值廉 趁回調吸
中行(3988)下周四(24日)公布去年度業績,為內銀股業績期掀起序幕。中國人民銀行周末前宣布進一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壓制銀行貸款增長,利淡內銀股。不過,工行(1398)及建行(0939)現價市帳率僅得2倍,遠低於過往平均值,估值吸引,加上預測息率接近5厘,更添吸引力,可趁其出現回調入市。
內地早前傳出個別銀行實施的差別性存款準備金率獲撤銷,市場預期人行或放慢收緊步伐,惟人行上周五傍晚再宣布上調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大型銀行準備金率將升至20%的歷史高位,小型銀行升至18%,相信短暫打擊投資情緒。
信貸資源緊絀 增議價能力
然而,市場普遍預計人行今年會再加準備金率,只是鑑於外圍環境不明朗,或會推遲行動。是次人行出手,從正面方面來看,只是提前進行,並非加大力度,加上中行早前透露大型商業銀行資金量開始感到緊張的狀况,可見人行的行動實際已取得成效,未來再大幅提高準備金率空間減少。
此外,內地信貸資源緊絀,反而有利銀行貸款議價能力,而內地3次加息,亦有助銀行息差擴濶,對利潤帶來正面影響。近年內銀積極加強中間業務,有利抵消貸款增長放緩對盈利影響,以工行及建行(0939)為例,其去年首3季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分別按年增長33%及36%,增速高於利息淨收入24%及17%,帶動盈利保持強勁增長動力。
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測,工行及建行去年全年純利分別增加26%及28%,股東回報率(ROE)均為22%,相比下中行純利料增24%及ROE只得18%,顯得較為遜色。券商預計,工行、建行及中行今年純利分別增長20%、19%及16%,則以工行增長動力略為佔優。
工建兩行預測股息近5厘
工行及建行截至去年9月底核心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分別為9%及12%,均高於中銀監要求,資本實力雄厚。工行及建行2011年預測股息達4.9厘,令股價更具防禦性,而該兩股現價相當於2011年預測市盈率9倍,市帳率為2倍,遠低於過往平均約16倍及2.7倍,估值更見吸引。若上調準備金率的負面消息,令工行及建行的股價出現回調,可成為吸納良機。工行及建行的股價去年至今穩定上揚,形成一道上升軌,前者支持在5.65元,後者則在6.6元,可吼位在該水平附近入市。
撰文:陳承龍、劉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