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核危機剛出現解決曙光,人民銀行即時調高存款準備金率至20%(大型銀行)的歷史新高,意味中央認為,日本大地震引發短期經濟衰退,對中國的影響相當輕微,難以左右政策收緊的步伐。個股方面,長期欠缺透明度的恒基地產(0012),上周五發表年度業績時,罕有地詳細交代未來數年的預售計劃,以及收購舊樓的土儲規模和成本亦一併公布。無論動機如何,由於透明度增加,應有助估值上升,可留意。
日本大地震為全球經濟增添不明朗因素,但先是印度加息,緊接內地又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市場預期歐洲央行亦有頗大機會在4月份加息,歐元兌美元升至1.4173,連帶金價、油價亦向好。由於貨幣供應M2增幅已初步達標,銀行放貸衝動和能力亦已大幅減少,適逢日本增添不明朗因素,筆者原以為收緊步伐會放緩,但估不到仍然維持每月一加,首季已上調了1.5個百分點。
內地2009年及2010年新增貸款合共達18萬億元,但當中4大國有商業銀行佔比僅約40%,反映在監管相對寬鬆下,中小型銀行放貸衝動特別強勁(今年1月佔新增貸款達70%),亦是內地過多流動性的主要來源。
市區重建項目 料帶動盈利
現時除了3大行,包括工行(1398)、建行(0939)及農行(1288)外,其他在港上市的內銀股存貸比率均逾70%。準備金率現已升至20%,銀行雖不至於要追回貸款,但誰也說不準何時見頂,整個銀行業肯定已感受到資金壓力。樂觀地看,下半年通脹受控回落的機會極大,但未來數月資產價格將面對較大壓力,由樓市轉戰股市的資金規模有多大,將對兩地股市走勢起關鍵作用。
恒地公布,今年起預售面積將穩步增長,由今年的176萬平方呎,到2014年升至284萬平方呎,4年累計合共銷售889萬平方呎。當中市區舊樓重建項目達到362萬平方呎,佔比達40.7%。此外,集團更指23個市區舊樓重建項目,合共可興建178萬平方呎,收購價為70億元,折合每呎樓面地價為3900元。以現時市區盤動輒萬元以上,利錢極為豐厚。
呈雙底背馳 短線看50元以上
作為本港老牌發展商,恒地一直透明度較低,銷售表現亦一般,資產周轉率緩慢拖低股本回報率,導致資產豐厚但估值長期偏低。雖然有意見認為,一次過公布未來數年業務發展計劃,目的是要刺激股價引起投資者行使認購權,但無論如何,恒地的價值料將逐漸顯現,應有助提升估值。走勢上,恒地呈雙底背馳並獲大成交配合,短線應可重返50元之上。
撰文:張兆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