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全港中學如火如荼地推行新高中學制,為全港8萬高中生應付明年首屆文憑試。但不獲教育局資助的百間已登記私校逾2000學生,部分由會考班過渡至新高中時,出現課程規劃欠善,甚至有元朗私校未註冊便偷步收生。有新高中私校學生批評學校課程非「寬而廣」,「其他學習經歷」(OLE)只有賣旗和執垃圾,後悔入讀私校失去支援。
議員促限制私校收生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要求當局限制私校收生,如規定只可收重讀生,讓學生在12年免費教育制度下享受多元化教育資源。他批評教育局轉制時忽略私校需要,「一方面要求官津開3班以上,有足夠師資才可推新高中,又要多搞新課程,否則就殺校;另一方面卻容許20多人的私校亂開班,教的是與舊制差不多課程,那推行新學制來做什麼?」教育局發言人回應稱,一般來說,學校若申請開辦新高中課程,必須開辦相關的新高中科目,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及通識,亦須提供足夠選修科目,以及安排「其他學習經歷」。
學信書院違規開班一年
根據教育局資料,現時全港約有逾百個校舍以私校方式登記開辦新高中,在新學制實施兩年下,已取錄約2000名新高中一年級及二年級(即中四及中五)日校學生。不少新高中私校是由以往位於商廈的會考班補習社或連鎖式私校過渡經營,開新中高課程要獲教育局重新批准。不過,本報偵查多間私校的註冊牌照,發現位於元朗商廈的學信書院,未獲批准便違規開新高中班已一年。
記者以學生身分向元朗學信書院查詢,學校負責人周小姐說,新高中課程正招生,主要提供文商課程,亦有日語和普通話課程,「入讀後可選擇跳升中五或重讀中四,學校亦會有合適的OLE提供,現時有約20多名學生」。
學銘書院涉邊放盤邊收生
另一在元朗區商廈經營的學銘書院,記者則在一個供張貼賣盤廣告的「生意買賣」網站上發現其放盤消息,資料顯示放盤學校涉1000呎單位,以70萬放售,已取錄的學生及學校設備可交由買家接手。本報記者以學生身分到該校觀察,負責人陳先生表示,該校有十年歷史,月前繼續收插班高中生。記者後來再致電,交代身分後查詢「放盤」一事,他以商業為由拒絕回應,隨即掛線,並於同日將網上廣告移除。
現代書院選修科似舊制
一些較大型的連鎖式私校,有學生批評課程不多,其中現代書院為學生提供4個核心科,以及物理、化學、生物、中史、地理等與舊制相若的9個選修科,有學生指學校無視藝等新高中獨有課程,體驗與舊學制無分別,「其他學習經歷」選擇亦少。
津貼中學議會主席廖亞全認為,新高中目的要求學校提供「寬而廣」課程,「教育局准開20個選修科,作為辦學團體,一般會開10個或以上,才算負責任」。他又說,新學制着重多元化學習,包括體育、藝術,而非只着重考試。
明報記者 鄭穎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