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申辦亞運失敗以至近月的預算案風波,揭露政府在立法會中「一票都無」而引發管治危機。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建議,下屆特首組織行政會議時,應多委任立法會議員、包括泛民成員加入行會,以增加支持和貼近民情。不過民主黨表明,政府一日未交出普選路線圖,他們也堅拒加入行會。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昨日出席電台節目《政好星期天》時表示,上月底捲起的預算案風波,反映政府單方面想出來的政策,例如注資強積金,與民情有很大落差,他建議政府和未來特首在重大政策出台前,先諮詢立法會不同黨派。「事先有商有量,可能會好些……財爺(曾俊華)也想不到今次(注資強積金)有這麼大的反彈。」
張炳良:助穩定行政立法關係
政府在立法會一向「無票」,令議案不夠票便面臨流產。曾是行會成員的譚耀宗認為,為爭取立法會支持,下屆政府組織行會時,應委任不同黨派的立法會議員加入,包括泛民成員,以貼近民情,亦可確保他們透過集體負責制投票支持政府。
曾是民主黨成員的行會成員張炳良昨亦認同,下屆特首若委任更多立法會議員入行會,有助穩定行政和立法關係,有利推行政策。他認為,行會是否仍需採取集體負責制或保密制,視乎特首決定,因《基本法》無規定,只是社會一般不想偏離傳統。
不過,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表明,若政府拒絕交出普選路線圖,民主黨堅拒加入執政聯盟,以免爭取民主的意志遭削弱,「若沒有清楚的普選路線圖,要民主黨入行會是『唔使諗』」。
譚拒用「兄弟」形容與政府關係
此外,譚耀宗在節目中被問到,如何形容政府和民建聯關係,他多次拒絕用「兄弟」兩字來形容,「用『兄弟』好像太親,但用『朋友』又好似太疏」。他又批評,特區政府有精英心態,總是以為政黨、政客只顧「抽水」,「抽水是自然現象,政黨也要建立自己的形象」。
早前特首曾蔭權暗批政黨在預算案諮詢時,沒有要求退稅派錢,後來卻「轉軚」開價,譚耀宗批評這說法是卸責,「權是在行政部門的手中,難以說『條氣唔順』,如今互相指摘、推卸責任是無意思,民建聯哪會知道政府有700多億盈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