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王石:就在這種情况下,來了金融海嘯,中央的政策180度大轉彎,推出4萬億的刺激經濟政策。所以到09年,原來全是注定了捱不住的房地產、賣不出的房子,現在一套房子都賺了兩套半房子的錢。當然我們沒有,我們一套房子最多賺0.7套的錢,因為我們在調價。我們在賣,賣得非常好,但是賺錢並沒有那麼多。
適時降價 調控影響微
到了2009年,那是行業一片紅,沒有一家房地產是不賺錢的,就是這種樂觀情緒之下,到了2010年4月要進行調控,那就是很戲劇性的。市場曾經停頓了一段。但到了7月、8月、9月、10月,你會發現,市場經過一段觀察期後,又開始波動。
我們再看萬科,我們8月銷售119億元,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前所未見的,一家公司一個月銷售近120億元。9月我們銷售150億元。
到了10月,遇上調控,預計這個月要降三分之一至100億元。但是不管怎麼說,預計今年(編者按:王石演講時為2010年)我們全年是在900億元左右,明年(2011年)就開始到1100億元,而且某程度是,市場愈調控,萬科就賣得愈好。
剛才有同學問了,你本來賣150億元,這樣一調控就變成100億元了,怎麼叫愈賣愈好?當然我們是和同行比較,說調控對我們沒影響那是吹牛。同學你們想想,這種調控對行業是什麼影響。就是說我們影響是三分一,對同行來講至少是二分一,甚至影響60%、70%。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萬科把握了幾個原則:
有同業不自律 危害市場發展
第一,我們做主力戶型,而且我們的主力戶型比同行的面積要小10%到15%。我們以剛性需求、小戶型為主。因為我覺得這符合亞洲城市發展的一個規律。比如說我們在香港,100平方米就是1000呎左右,這算是豪宅了。在大陸卻好像是說,如果沒有120平方米,那還是住宅嗎?現在連出租屋都恨不得租130平方米了。
第二,精裝修、住宅產業化、綠色建築。首先,行業的責任令我們覺得,應該做到代表未來,而不是不顧市場的一種畸形發展,不顧對市場可能造成的危害性,我們不可不顧一切地為了賺錢而賺錢。當然中央有中央的問題,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的問題,但確實有發展商不夠自律。
與中央博弈 受害的是消費者
比如說,不夠自律在什麼地方呢?現在價格這樣漲,我們發展商的利潤已是不錯的。那你們為什麼非要中央嫌惡你再漲價?你非得漲價,其結果就是博弈吧。我們知道中央還不是香港政府這樣的市場經濟。這樣博弈的結果,真正損傷的是消費者,當然我們也跟着損傷。最後受損傷的是我們整體的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