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剛果民主共和國(下稱剛果)向中國中鐵提供開礦權,換取後者於剛果投資大量基建,卻遭一美國基金公司以剛果債主身分,要求截取中國中鐵1.02億美元(約8億港元)基建投資費抵債。剛果以「絕對外交豁免權」阻止基金公司追債,去年遭上訴庭裁定敗訴,剛果不服向終院上訴,要求終院就外交豁免權提請人大釋法。
若終院同意提請人大釋法,將是香港回歸以來法院首次主動提請人大釋法。過去3次人大釋法包括99年居港權、04 年特首及立法會選舉辦法及2005年補選特首任期,均由特區政府或人大主動提出釋法,從未由終院主動提出釋法。
遭基金截8億投資費還債
剛果一方認為,提供礦產予國營的中國中鐵,以換取中國中鐵於當地投資大量基建,包括高速公路、機場、醫院及公營房屋等,這屬兩個主權國的國家行為,根本不容香港法院作出裁決。觀點獲高院原訟庭法官芮安牟接納,原審時剛果獲判勝訴,令美國基金公司FG Hemisphere Associates LLC不能向中國中鐵討債。
外交部駐港公署支持剛果說法
但剛果於原審時提出,即使主權國的國家行為說法不成立,剛果在港也享有「絕對外交豁免權」,即主權國於香港法院獲無條件豁免,令剛果毋須還債。此說法引來律政司加入訴訟,而中國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亦三度去信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支持剛果的說法,指內地奉行絕對外交豁免權。惟稍後上訴庭堅持本港沿用普通法制度,有關交易不能得到絕對外交豁免,以2比1推翻剛果勝訴判決。
包致金:公正司法應獨立裁決
剛果昨上訴至終審法院,由於首席法官馬道立的妻子、上訴庭法官袁家寧曾審理該上訴案,故馬道立須避席,改由另一位終院常任法官陳兆愷審理案件。
代表剛果的資深大律師Barrie Barlow指出,外交部已3次明確指出中央政府奉行絕對豁免權,香港有責任與內地等同,免損國際關係。惟終院常任法官包致金指出,外交部在每級法院作出裁決前,均發出一封信件重申立場,而公正的司法制度應作出獨立裁決。
根據《基本法》第13條,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與香港特區有關的外交事務,第19條則指香港法院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無管轄權,在有需要時,法院應取得行政長官請示中央人民政府後發出的證明文件,以文件內容作判案依歸。剛果一方今將就上述條文連同關乎釋法的《基本法》158條作出陳辭。
【案件編號:FACV5-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