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下稱專資會)昨日公布「香港社會和諧研究報告」,發現香港社會和諧指數僅達及格水平,在10分中只有5.35分,較08年下跌0.25分,但仍屬於中度和諧社會。不過,用以量度政府管治滿意度的13個項目評分,與兩年前比較全線下跌,4項更跌穿及格水平,當中以「政府問責」和「維持公平競爭」兩項得分最低,分別只有4.61及4.51。學者預期,政府在餘下任期將會持續弱勢。
專資會網頁介紹,該會是由愛國愛港的專業人士、學者、資深行政人員組成,創會會長為全國政協容永祺,現任會長為「電梯大王」胡法光長子胡曉明。昨日負責主持記者會的,還有現職該會理事的前地政總署長劉勵超,劉在政府工作期間,更擔任中央政策組副首席顧問。
專資會自2006年起,委託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媒介及傳播研究中心就香港社會和諧進行民調,最近一次於2010年12月14日至19日進行,以電話訪問逾千名市民。
「問責精神」「不偏幫財團」跌幅最大
結果顯示,本港仍屬於中度和諧社會,不過和諧指數由08年的5.6分下跌至去年的5.35分。當中用以量度社會和諧指數的36個項目中,有29項的評分下跌,而有關政治管治滿意程度的13個項目評分更全面下跌,當中「政府有問責精神,肯承擔」和「政府維持公平競爭,無偏幫財團」兩項得分最低兼跌幅最大,評分為4.61及4.51,分別下跌0.57分及0.97分。
年輕受訪者和諧評分較高
調查又研究「關愛基金」、「置安心計劃」及申辦2023年亞運會3件事件對社會和諧程度的影響,結果顯示前兩者對社會和諧有正面影響,申亞一事卻有負面影響。值得一提的是,調查發現年紀愈輕的受訪者對社會和諧評分愈高,18至29歲的社會和諧指數為5.63,反觀50至59歲的則僅有5.09分,與普遍認為「80後」對社會不滿的情况不脗合。該研究計劃的榮譽顧問何順文分析,「80後」很多時用激烈的抗爭手法表達訴求,對他們而言上街屬平常事,故不會視之為破壞社會和諧。
脗合劉兆佳「臨界點」之說
對於今次調查結果,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認為,中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早前已說溜了嘴,指政府管治已達「臨界點」,上述民調完全反映社會現况,即市民不滿官商勾結,政府淪為跛腳鴨政府,他認為現屆政府在餘下任期將會持續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