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環球金融市場隨着日本地震及中東局勢動盪而大幅上落,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總裁埃利安稱,金融市場大幅波動將成常態,但他亦指出,拉美與亞洲一些相對平靜的石油與商品出口國成為危機中的投資機會。彭博通訊社分析則指,金融市場今年雖屢現「黑天鵝」衝擊,但投資者對經濟復蘇的信心,抵消了地緣政治與天災的衝擊。
美股近周經常一日內上落過百點,自日本地震以來,美股迄今已跌近3.5%,但上周五及周一卻大幅反彈,稍緩跌勢。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總裁埃利安(Mohamed El-Erian)表示,地緣政治緊張,這樣大幅的升跌將成常態。他說﹕「我們正面對十分波動的環境。我們將會看到不少交易日出現3位數字的上落,就像過去幾日般。」
日重建機遇 華經濟「軟着陸」
雖然市况波動,但埃利安建議投資者可在所處地區較平靜的石油出口國及商品出口國尋找投資機會。他指出,符合這些條件的國家包括巴西、部分拉美及亞洲國家都可能受惠,他還認為,安哥拉、加蓬、加納、印尼、尼日利亞、俄羅斯以至挪威都會是贏家,而受打擊最深的將是那些依重製造業出口及旅遊業的商品淨入口國。
至於剛受地震重挫的日本,埃利安認為亦有機遇,但要視乎重建有多快及效率多大。他說﹕「情况較1995年阪神地震複雜,需要一段時間才知道重建能否快速實行,那對股市是關鍵。」他又估計,中國經濟將會放緩,但會「軟着陸」。
經濟增長勝黑天鵝效應
一直看淡美國國債前景的PIMCO較早時已沽清美債,埃利安稱,日本大可能減買美國國債,為孳息帶來上升壓力。他重申,QE2結束後誰買美國國債依然是一大問題,PIMCO在美國國債孳息到達現實水平前都不會持有美債。他還指出,日本及中東的不確定性雖然打擊需求方,令通脹預期下降,但製造業供應鏈若長期受干擾,核心通脹風險將上升。
紐約大學教授Nassim Nicholas Taleb曾提出「黑天鵝效應」理論,指一些極罕見事件,一發生便造成激烈震盪。今年首3個月已屢現「黑天鵝」﹕埃及總統穆巴拉克下台、利比亞爆發內戰,巴林、也門政局不穩,以及日本受地震及核危機打擊等等。但市場信心似乎暫未受「黑天鵝」影響。彭博通訊社分析指,對投資者來說,經濟持久增長足以抵消這些「黑天鵝」。現時市場對經濟復蘇愈來愈有信心,美國、中國及德國的製造業數據理想,令經濟學家愈來愈有信心。Invesco的Charles Burge說﹕「人們正試圖衡量環球經濟增長及經濟巨大打擊,人們認為最終勝出仍然是經濟增長,我們可渡過這些一次過的事件。」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