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盛地產(0845)去年業績,獲得地方政府6.65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獎勵收入,董事會副主席丁向陽表示,由於恒盛對「當地」地價提升有幫助,所以獲得這些獎勵收入,但丁向陽沒有解釋這些獎勵收入具體來自哪些地方政府,只說恒盛在12個不同城市的項目都有這些獎勵收入。
事實上,這些獎勵收入對恒盛都頗為重要,雖然恒盛截至去年底的2010年的營業額,增長15.3%至71.1億元,純利更大增五成至36億元,但若剔除物業重估的核心盈利,只增長10.9%至17.6億,而這筆核心盈利還包括上述約6億元的獎勵收入。
去年核心賺18億 增11%
被問及6億獎勵收入從何而來?管理層昨天在業績記者初時回答,是由於參與舊城改造和城鎮建設,為城市做貢獻,但這是偶發性收入,並不能保證今年也能有此等收入入帳。當傳媒追問時,舊城改造利潤本已甚高,開發商趨之若鶩,地方政府為何還要獎勵?其標準何在?丁向陽則回答,乃由於恒盛對當地地價提升有幫助。被問及具體獲得獎勵的城市?他說目前擁有項目的12個城市均有。
中渝置地成都市場總經理葛為民接受本報記者查詢稱,地方政府以現金獎勵開發商十分罕見,如果開發商進入偏遠地區,推高當地地價,政府一般會通過修建道路,配建基礎設施等方式給予補貼。
業界:回款常見 世房今年收2.6億
不過另有業內人士透露,開發商獲得政府回款其實十分常見。地方政府會在「招拍掛」過程中伙同開發商將地價定高,從而阻遏其他競爭者,待開發商順利拿到地後,政府再回款補償差價。他又指出,若仔細研究,會發現不少公司業績均有政府補助。本報記者隨後發現世茂房地產(0813)今年的業績中,已收取政府補助金2.61億元,而世房未有詳細說明其來由。
恒盛2011年銷售目標為150億元,與去年目標持平,去年合約銷售雖然增長89%達到126.8億,但離年初150億目標仍有一段差距。管理層指出未能達成目標,主要是由於集團在上海的高端項目尚海灣,均價約7至8萬每平米,計劃銷售60億,在調控影響下,只售出30億。
此外,昨日發布去年業績的奧園地產(3883)2011年合約銷售目標僅為55億元,同比升14.6%。主席郭梓文指出,調控措施有滯後性,目前尚未見調控之全部影響,因而目標保守。集團去年全年銷售面積下挫25%至44.2萬平方米,入帳銷售額則與09年基本持平為24.3億。主席稱由於廣州亞運延誤部分項目交付,未能實現全年合約銷售目標50億元,但仍同比增長65.5%至48億元。
(明報記者顧冷冰、陳子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