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雨季及風季將至,天文台預測,由於拉尼娜現象減弱,今年襲港的熱帶氣旋會由去年的5個,增至6到9個,而全年降雨量接近正常水平,介乎2100至2700毫米之間。天文台長李本瀅提醒市民,受全球暖化影響,降雨日子減少,每次降雨量增加,將引發水浸及山泥傾瀉等災害,極端天氣帶來的影響不容忽視。
拉尼娜現象減弱
李本瀅表示,本港去年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7月前不受熱帶氣旋影響,全年僅懸掛5次熱帶氣旋警告信號。至去年下半年拉尼娜現象形成,令本港過了一個較正常低0.6℃的寒冬,冬季平均只有16.3℃。科學界預料今年5月拉尼娜現象減弱,天文台預測今年全年會有6至9個熱帶氣旋襲港而需懸掛警告信號,多於正常的6.4次。
厄爾尼諾及拉尼娜現象分別指赤道太平洋中部、東部表面海水異常溫暖及寒冷,從而影響世界各地的大氣環流及全球多個地區的氣候。統計資料顯示,厄爾尼諾會令本港雨量增加,熱帶氣旋早於6月影響本港機會較少;拉尼娜會令本港冬季溫度較低,影響香港的熱帶氣旋一般較多。
天文台目前預測不到今年襲港熱帶氣旋之中,有多少是超級颱風,但李本瀅指出,受全球暖化影響,極端天氣出現次數會愈來愈頻密,本港未來有可能受超級颱風吹襲,單一次降雨量增加,「香港一小時降雨100毫米的紀錄維持了80年,近幾年才破了紀錄,達到140毫米;不要因為預測全年降雨量接近正常水平便掉以輕心,這會引致水浸及山泥傾瀉的風險增加」。
今年酷熱日子增加
全球暖化下,天文台預料今年酷熱天氣日子增加,又公布最新推算極端氣溫變化的結果,本世紀末,香港每年酷熱天氣(33℃或以上)日子會由平均9日(1980至99年平均數)增至最多131日,熱夜(28℃或以上)由平均16日增至137日,寒冷日子(12℃或以下)由平均17日降至最極端0,即香港將沒有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