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市場經常有言論指出,香港樓價已經太貴並處於危險水平,但何謂貴則有不同標準。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就認為,樓價貴與不貴,要相對於按息而言,「若果(租金)回報率仍高於按息,那就未必叫做貴」,若回報率低過按息時便要小心。
他又認為,本港經濟未來10餘、20年仍處擴張期,地價一般會上升,同時亦會帶動樓價上升,而本港樓市兩年內逆轉機會微,若能力許可,現時仍是上車的時候。
通脹因素 計入回報
巫伯雄指出,現時除了租金回報率高於按息令樓價具支持外,還要考慮現時存在通脹,因通脹會令到銀紙貶值,資源如鋼根、水泥都會升值,所以回報率要加上通脹一起考慮,若租金回報率是3%,樓價能跟隨通脹率升3%,那合併的回報率便是6%;但拆息按揭只是約1厘。
他指出,樓價跟隨通脹升幅加回報率高於按息的趨勢,相信兩年內仍能維持。他稱美國雖然兩年內會加息,今年內也有可能輕微加息,但機會不算大,美國加息初期,香港也不一定要跟,總括而言,本港今年內加息機會極微。
宜盡快買樓 抗通脹
他從而帶出﹕「如果你預計樓市兩年內無大變化,那你仍應該『細細間』,都要買,因為銀紙於通脹時是會貶值,就算現時樓價升了這麼多,在能力範圍內,都應該買,因為在經濟擴張期,你不買第一間,那便有可能很長時間也買不到樓。」
香港仍處經濟擴張期,巫對此表示肯定的態度,更指香港於未來10、20年內都會處於擴張期,「本來香港經濟10餘年前,開始放慢,但及後被內地帶起。內地屬於高增長經濟,香港則屬於成熟型,內地所需要的金融、服務業,香港可以提供」,另外自由行等政策,亦帶起本港的零售業。
上車可先買偏遠細樓
巫認為,為了適應本港的樓市環境,若有需要,可能要於偏遠的位置買一間較細的單位,然後一步、一步換大單位及搬到較近市區的位置。他稱,天水圍、粉嶺等區的樓價,雖然也有明顯升幅,但樓價水平仍然較整體為低,若有上車需要,也是可以考慮。他表示,參考本港歷史,上車從來都不是易事,若有一個地方,一出來工作便可以買到樓,那地方應該不易生活(意指經濟肯定有一些問題)。
撰文﹕周偉強
攝影﹕葉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