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北大新制 約見「偏激」學生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6日 06:59
2011年03月26日 06: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北京大學將從5月起推廣實施對思想偏激、網絡成癮等的「重點學生」進行「學業會商(會面及商議)」制度,相關學生將與來自校方的學生工作部、心理諮詢中心及就業指導中心的老師約談,此舉引起不少北大學生爭議,認為「思想偏激」很難界定,可能會成為學校管制學生思想的藉口。

據北京大學學生工作部網站透露,「會商」制度最早於去年11月開始在醫學院、元培學院進行試點,將於今年5月起在全校推行,需要「會商」的「重點學生」包括學業困難、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網絡成癮、就業困難等10類學生(見表)。有北大學生在微博上諷稱這是「黑十類」。(文革時代有所謂「黑五類」,意即地主、富農、反動派、壞分子和右派)。

各個院系先自行查出符合這10類的學生,上報給學校並因應個案情况制訂個別輔導方案,並指這是「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做法。《北京日報》早前報道稱,「會商」將集中教務管理、心理諮詢、就業指導、學生資助、宿舍管理、青年研究中心等各方力量,每個學生都會有由至少5名老師組成的「會商」小組,針對不同情况「開展實際幫助和思想診療」。

各院系挑學生 「因材施教」

報道還稱,曾有一名學生因上網成癮休學一年,但由於學業落後太多,延期一年也很難畢業,壓力很大,「會商」小組請來心理教師為其減壓並戒除網癮,還請教務部門協調課程安排,幫助他完成學業。

《北京晚報》引述北大學工部副部長查晶表示,會商主要關注學業困難、多次不及格的學生,了解他們學業困難的原因,同時也會「兼顧」關注一些思想偏激的學生,包括一些經常誇大學校工作的細微漏洞的學生,「比如動不動因為食堂飯菜漲兩毛錢就批評學校。」

不滿食堂漲價 或被約見

本報昨日致電北大學工部查詢,但接電話的一名學生助理說負責的老師外出,自己不清楚詳情。有北大畢業生對本報指,北大以前也有找學業較差的學生談話,因為若5科不及格就不能取得北大學位,如果有同學已有3至4科不及格,就會被導師「談話」勸其努力讀書或是退學。也有北大學生在互聯網上發文稱,北大各院系平時都有留意經常在網上發表言論的「思想偏激」學生,在敏感時期找其談話,新制度只不過是將此公開化。

作為試點的元培學院是北大「通才教育」試驗學院,幾乎容納所有考進北大的最高分學生,此次有近10名學生進入會商範圍,但北大學工部並無證實他們是否思想偏激。一名元培學院大三學生說,該院許多學生都個性十足,很難界定誰屬於「思想偏激」,並認為「錯誤的會商很容易埋沒這些學生的個性。」

明報記者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