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局聘外援醫生 保證條件相同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6日 06:59
2011年03月26日 06: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醫委會去年共批准171名非本地醫生有限度註冊在港工作,但大部分任職於大學和社團診所,醫管局只佔3人。為紓緩公立醫院醫生人手荒,醫管局計劃擴大有限度註冊聘用海外醫生名額,遭本地醫生質疑聘用條件會否有優待,醫管局主席胡定旭強調會公開招聘,條件跟本地醫生相同,並跟前線公立醫生商議。

冀聘腦科醫生回港

據了解,不少香港學生在1997年後負笈海外如英國讀醫,但香港在97年後不再豁免英聯邦地區醫科畢業生免考試來港執業,故多數選擇不回港工作,而近年英國改變政策,收縮醫療就業機會,醫管局認為可趁這契機,透過有限度註冊招攬一批在英國讀醫、行醫的港人精英回港工作,除心胸外科和整形外科,醫管局更希望在海外聘請腦科醫生,紓緩本地專科醫生人手荒。

《醫生註冊條例》賦予醫委會在公告的權限下,批准海外醫生毋須考試,透過有限度註冊在港大、中大兩間大學,以及醫管局和衛生署工作。公告亦容許一群並非在港培訓,但他們在社團診所工作了數十年的醫生,透過有限度註冊繼續在社團診所行醫。

醫委會稱去年(截至12月底),港大和中大共有102人有限度註冊在港工作,港大佔42人,中大佔60人,醫管局佔3人、衛生署佔1人,社團診所醫生共有65人。發言人說,有限度註冊在港工作最長可批1年,最短可批數個月,若要延續有限度註冊,申請人要在限期滿後再申請。

蔡堅:倘損權益 會發動工潮

醫管局預計未來數年會持續出現醫生人手荒,即使明年兩間醫學院增加醫科生學額,但培訓一般醫生需要7年,專科醫生要13至14年,遠水難救近火,醫管局因此考慮透過有限度註冊招攬海外讀醫的港人子女回港工作。

醫學會會長兼醫委會委員蔡堅表示,醫委會透過委任制擔任委員的人數,始終多過直選選出的醫委會委員,他相信這有利醫管局為外援申請有限度註冊。但他強調,若醫管局以請外援來打擊公共醫生爭取合理權益,他會號召私家醫生以靜坐或上街形式支援公共醫生。

醫生組織:不反對引入 促訂工時

公共醫生為爭取醫生合理工時成立的行動組發言人袁孟豪表示,行動組不反對醫管局從外國聘請醫生,但希望合約確立外援必須留在公立醫院前線工作,而非擔任管理層或負責其他事務,外援的待遇亦要與本地醫生相同。他補充,即使有海外醫生加入醫管局,局方也必須為前線醫生制訂合理工時,否則「只會是繼續剝削外地勞工」。

明報記者 談誦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