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錢果豐:票價機制不可輸打贏要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7日 06:59
2011年03月27日 06: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鐵日前宣布今年6月按可加可減機制調整票價,平均加幅2.3%,不同政黨均求去年賺逾120億元的港鐵凍結加價,港鐵主席錢果豐昨日強調,香港素來是商業社會,按法律運作的機制不可「輸打贏要」,他強調港鐵作為上市公司,賺取盈利是基本責任,但亦要履行社會責任,包括不時檢討優惠。民主黨、工聯會等政黨均指機制沒考慮市民承擔能力,有立法會議員更已去信要求討論檢討機制。

港鐵主席錢果豐昨日出席活動時,被問到會否檢討可加可減機制,他說機制是當年訂出的營運協議,不少股東當年亦擔心放棄票價自主權。他指現時港鐵根據可加可減機制整調票價,香港作為法治地方,不能輸打贏要,若立法會大多數人要求檢討,港鐵作為企業會遵守法令,但他強調機制「不能輕易動搖」。

「上市企業 賺錢基本責任」

錢果豐又說,市民應持平看待加價,港鐵要重視機制的原則,提供優惠是社會責任,但票價加幅2.3%,是低於消費物價指數上漲。被問到是否非加價不可,錢果豐指作為上市企業,「(賺取)盈利是我們責任,社會責任亦是」,他個人作為上市企業主席,「見到公司盈利愈多,是好高興事情」,強調每年要對股東有合理回報。

不過,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批評,港鐵擁有120億元盈餘,在高通脹下仍然「賺到盡」,必須檢討機制,他已去信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表達反對港鐵加價外,亦要求討論檢討機制。他認為可加可減機制並無考慮港鐵盈餘、港鐵服務及市民負擔能力等,政府應檢討。

議員批評不應帶頭加價

民建聯張學明亦說,可加可減機制應建基於市民承擔能力及企業社會責任,在珍惜機制之餘,港鐵亦要考慮一籃子因素,他批評目前港鐵無加價壓力,不應帶頭加價,他認為有空間再商討機制。民主黨黃成智認為應檢討機制,包括加入市民負擔能力,以及要在非運輸服務盈利下,撥出若干百分比盈利成立票價穩定基金,他認為政府應以港鐵大股東的身分,提出修改營運協議,改善機制。公民黨黨魁梁家傑認為,今次已是港鐵第二次按機制加價,即使不檢討機制,港鐵在嚴重通脹下,亦應體諒市民,凍結票價。

自由黨﹕港鐵應增加更多優惠

不過,自由黨主席劉健儀及經濟動力林健鋒均認為應尊重可加可減機制,劉健儀指機制有客觀數據作依歸,雖然市民不想加價,但港鐵作為公共交通,若永遠不加價將出現問題,但她鼓勵港鐵提供更多優惠,包括在有盈餘下,不將加裝月台幕門的費用轉嫁市民。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