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專家:2號機組生人勿近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8日 05:59
2011年03月28日 05:59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福島核電廠2號機組渦輪機房的積水輻射含量有大幅上升趨勢,水面輻射量升至逾1000毫希,大亞灣核電站核安全諮詢委員會副主席李焯芬和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張潤興均認為,不宜再派員工進入機房作業。李焯芬亦分析道,2號機組的損毁程度較嚴重,例如反應堆外殼破損,令輻射外泄,以致積水的輻射量遠高於其他機組。

福島核電廠3名工人上周四在3號機組作業時,暴露於173至180毫希的輻射中接近1小時,水面輻射量達到400毫希,已超出廠方為應付這次危機而上調到法定容許接觸的輻射量250毫希。工人雙腳隔衣浸在輻射水中遭灼傷,事後即時送院醫治。

廠方昨公布,2號機組機房的積水驗到輻射物碘-134的含量為每立方厘米29億貝克,超標1000萬倍,到晚上東電表示1000萬倍這數據出錯,需再量度。但2號機組水面輻射量逾1000毫希等數據,廠方未有修訂。

輻射積水絕不能排出海

李焯芬指出,地震發生後,福島核電廠的冷卻系統失靈,廠方臨時決定將海水泵進幾個機組,讓反應堆降溫,「當時情况危急,相信廠方別無選擇,若不灌進海水,相信情况會更壞,甚至失控,重演切爾諾貝爾事件。」用來冷卻反應堆的海水,沾染了大量輻射,情况在意料之內。李焯芬預計,幾個機組的積水累積輻射量,仍有可能上升。他相信廠方會將這些積水移至反應堆旁的核廢料池暫存,讓水中的輻射水平慢慢下降,然後再想方法處理,絕不可直接排出海,否則會造成生態大災難。

福島核電廠排放到海中的海水,驗出的輻射物含量亦有上升趨勢,從周五驗到超標1250倍,升至周末的1850倍。李焯芬說,海水的輻射可以來自兩方面,例如機組損毁滲漏含輻射的海水,或核電廠釋放含輻射的蒸氣輾轉污染地下水,難以確定哪個來源佔多。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張潤興表示,2號機組內的輻射水平太高,已不宜人類進入工作。他又指出,福島核電廠附近海水的輻射含量增加,反映廠內釋出的輻射有上升趨勢,情况令人憂慮,促請廠方顧及工人安全,不應在高劑量的輻射環境下工作。人體在1小時內接觸1000毫希輻射,會令基因受損,細胞死亡,患癌風險即時上升0.08倍。

日本NHK電視台引述東京大學關村直人教授稱,從數值可以看出2號機的原子爐,可能漏出比1號機和3號機更大量的放射性物質,2號機的壓力抑制室出現破損,若今後考慮繼續恢復核電站作業的話,一定要盡快查清泄漏放射性物質的途徑和路線。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