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裸捐來到中國 變了怪現象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29日 05:59
2011年03月29日 05: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萬科企業集團董事長王石說,去年全球兩大富豪比爾蓋茨和巴菲特到內地,倡議內地企業家做慈善、裸捐,是給中國富人出難題。他說,裸捐的目的是為了均貧富,讓人民生活變富裕。但是在1970年代末,卻令內地經濟幾乎處於崩潰。裸捐證明是失敗的。所以鄧小平才會在改革開放提出: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王石說:「內地如果沒有市場經濟制度的保證,我們沒有私有財產的保證,卻談做公益,談慈善,尤其是我們談裸捐,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談到契約精神,王石說,如果中國的第二個30年要想改變經營方式,要想把低效高耗,變成高效率、低能耗,我覺得香港仍然是我們很好的一個學習榜樣,尤其是它的契約精神、它的制度和它的拼搏精神。——編者

王石:在(2010年)十一黃金周之前,大陸最熱的一個新聞就是「巴比慈善晚會」,因為有巴菲特,還有比爾蓋茨。重點還不是兩個人物,而是這兩個人發出的一項倡議——倡議內地企業家做慈善,不只進行募捐,一募捐就募捐成裸捐了。這個裸捐呢,顯然就成了新聞熱點。

首先,世界的首富和二富基本上把他們的財產全部捐出來。首富比爾蓋茨建立比爾蓋茨基金,二富把他的錢又捐給了首富。內地的富人,本來連捐不捐、怎麼捐還沒想好,這就來了個裸捐。那差距當然太大了。

捐錢變成忌諱 巴比宴封殺傳媒

所以一方面媒體非常非常熱,看巴、比邀請的名單是誰,看有誰裸捐,第三你不裸捐捐多少。當然更多的是在幸災樂禍,看這回是首富二富給中國的富人出難題了。一方面是媒體非常非常熱,另一方面呢,這個勸捐活動的富人響應就好像很冷落。他們基本上是邀請中國的前100位首富,實際上這個名單很容易得,因為現在中國也有一個財富排行榜,都是公開的,但是可能邀請發出去,回應的就……可能因為他們太忙,又或出於其他種種原因,回應寥寥無幾。

之後口風就開始改,說這次不會去公開號召讓你裸捐,捐款是很私人的事。但是不管怎麼說吧,實際上慈善晚宴就成了一個很鮮明的對照。這個原來很轟轟烈烈公開的事件,就成了很私人的東西。這個晚宴成了對媒體的封鎖。實際上募捐本來是很公開、很正面的東西,現在卻變成很避諱和媒體見面的東西了。

由於晚會的安排是封鎖的,所以外面什麼都不知道。到第二天新聞發布會,巴菲特和比爾蓋茨表態,說這次對內地企業家募捐的效果呢,從宣傳上看來是達到了,那是家喻戶曉,內地所有城市都在議論的事情。但是實際上的募捐結果是多少呢?是100億人民幣?還是10億人民幣?還是3000萬美元?就募捐的結果,在那新聞發布會是看不出來的。

針對中國談裸捐 莫名其妙

那結果跟他們的期望是一個很大的落差。美國跟中國的慈善捐款怎樣比較呢?美國的捐款值佔GDP的2.2%,中國是0.9%,差距非常非常大。人均捐款,美國是1024美元,中國是僅僅4美元,相差逾百倍。香港居民則是全世界最慷慨的,就按人均捐款來講,香港在世界排第一。

然後再看捐款時間。比爾蓋茨創業了25年之後建立了他的基金,那我們來看看萬科。我們成立是1984年,2008年成立公益基金。也就是說從時間上來講,我們並不比他們晚。

巴菲特從賺錢到裸捐則用了50年時間,至於中國企業家,裸捐也是個別現象,但是也有。我們知道在美國,裸捐也是很個別的。專門針對中國去談這個題目,本身就是有點莫名其妙。

沒健全制度談裸捐 非常可怕

咱們回憶一下,中國從近代到現代,推翻清朝建立民國,然後再推翻民國建立共和國。1949年沒有跑到香港,沒有跑到台灣的企業家,都集體裸捐了(眾笑)。但是我們看看,這個裸捐的結果怎麼樣?看來是相當糟糕。當然我們裸捐的目的是為了均貧富,讓人民生活變富裕。但是在1970年代末,卻令經濟幾乎處於崩潰。裸捐證明是失敗的。所以鄧小平才會在改革開放提出: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那我們改革開放30年了,現在又提出一個裸捐。同學們,你們認為是不是莫名其妙?

這還涉及「契約精神」的話題。內地如果沒有市場經濟制度的保證,我們沒有私有財產的保證,卻談做公益,談慈善,尤其是我們談裸捐,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那我再來談談我自己。我不是富豪。就我所知道,現在內地有一億以上資產的差不多有5萬人,也就是說在內地排5萬位的都輪不上我呢,因為我的資產還不到一個億。但這個「巴比慈善會」也請我去了,我收到請帖就比較納悶,我說:他們不是請前100位的嗎?怎麼請我呢?我說他們是不是搞錯了。他們也許以為萬科是我的,很簡單,萬科現在的市值是1000億,那王石是發起人,是創始人,至少得25%吧,那25%就是250億了。我說我的股票是萬分之一,那你可以算算,1000億的萬分之一,那也就是幾千萬的事情。然後他們說沒搞錯,他們說王石在內地也是個有影響力的人物,那我明白了,可能是需要我振臂一呼。我當然欣然應約。因為這是給的我一項榮譽。也就是說,雖然我沒有萬億的資產,但我的身分、我的地位並不比他們有萬億的、有百億的低下。

去了之後,我覺得主題是相當不錯的,談的是你對財富的態度,你對捐款的看法,捐款的效力是如何。

(二之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