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牛皮微跌7點,報23060點,成交金額674億元。恒大地產(3333)去年核心盈利符合預期,末期息達0.1268元(人民幣.下同,相當於0.15港元)則有點意外。鑑於集團依然維持低土儲成本、高速開發的運作模式,在當前的調控市中,受影響程度較少,可候低吸納。
恒大地產去年大豐收,營業額增長700.7%至458億元,毛利增長585.6%至133.7億元,而下半年毛利率為33.1%,較上半年的24.3%有所擴闊,全年則為29.2%。純利增長622.9%至75.9億元,扣除投資物業公平值收益,以及財務擔保撥回的核心純利為55.1億元,淨利率為12%,符合市場預期。
集團去年錄得504.2億元合約銷售額,按年增長66.4%;合約銷售面積達788.7萬平方米,按年增長39.9%。期內於中國49個城市,新購67幅土地,土地儲備建築面積增長5112.6萬平方米。截至去年底止,集團於62個主要城市共擁有房地產項目112個,擁有9600.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土地儲備。現金總額199.5億元,負債總額為311.6億元。未動用之銀行融資額度為332.5億元,財政狀况理想,故發放末期息高達每股0.1268元。
去年新購67地 每平米成本648元
中央的調控政策,主要是限制富有階級購買多套住房以免拉高樓價,因此項目分散、售價具競爭力適合首次置業人士的發展商,今年業務表現應可優於行業平均水平。恒大旗下項目遍佈62個城市,2、3線城市比重又大,有效分散風險。而去年新增的土儲,平均每平米成本僅648元,當中3線城市更低至492元,即使中央要求地方政府限制今年樓價升幅,但以去年每平米合約銷售均價6394元,仍有不俗利潤。
七成項目 取地後6個月開盤
當然,銷售速度仍是最重要。恒大去年可供銷售面積達1249萬平米,合約銷售率高達63.1%,約70%項目在取得土地後6個月便能開盤,開發速度相當驚人。現時在建項目69個,59個已取得預售證,在建面積約2397萬平方米。以一個80平米單位,乘以去年均價6394元,總額約51萬元,以七成按揭、6厘息率、20年還款期計算,月供約2500元,首次置業人士應能負擔,可合理預期銷情仍會理想,建議候低吸納。
撰文:張兆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