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福島核電站泥土樣本驗出微量放射性物質鈈,包括鈈-238、鈈-239及鈈-240,中大環境科學課程主任陳竟明指,因鈈濃度不高,即使隨風飄至鄰近地區,相信已大為稀釋,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馬偉民亦預料,日本驗測到的鈈元素含量極低,隨風飄到香港機會不大。
馬偉民表示,全球大氣含微量的鈈元素,來源都是美蘇1960及70年代核試時釋放出來的人工輻射,天文台過去一直有監測本港的鈈元素水平,從未量度到鈈,反映空氣中的鈈濃度極低,連儀器也檢測不到。
中大生物化學系副教授何永成表示,鈈分裂時,釋放的能量較碘及銫更大更多,可滲透及入侵人體組織,致癌風險更高,當中鈈-239的半衰期長達2.4萬年,只能隨風或水流,慢慢稀釋,預料全球大氣的鈈含量會略為上升。鈈的原子核可在中子撞擊下產生核分裂,釋放出能量、伽馬射線及中子輻射,從而形成核連鎖反應,可用作製造核武及應用在核發電。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