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常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最無微不至,自小與弟妺飽受父母拳打腳踢,甚至被趕出家門的阿Ling(化名)卻絲毫未感受過,對於童年創傷,她形容像癌細胞,不知何時復發,更擔心會代代相傳。如今已為人母的她,最害怕終有一天女兒會問她﹕「媽媽,你可不可以義無反顧地愛我?」,她說﹕「因為我見到我父母也不能如此,我見不到我可以!」
兒時滿身傷痕上學
眼前的阿Ling,是個笑臉迎人的可人兒,很難想像她是在暴力家庭環境下成長,「家中都是打打罵罵,如頑皮便要脫光衣在門口企,兒時不覺是什麼回事,周身藤條痕也如常上學,不覺得醜!」雖說每日被打已習以為常,但說到傷痛仍是深刻,「試過被媽媽捉住小手,用高跟鞋不停鑿,鑿到瘀……」
中三那年,她跟同學逃學,母親找上校門,在校務處拳打腳踢,打至她蹲在地上不得動彈,但校方沒有制止,只冷冷地向母親說﹕「你打女返屋企打,再在這裏打我便報警。」
此後阿Ling便離家出走,記不起何年結婚,婚後約一年便離婚,每天努力工作卻感乏力疲憊,經朋友介紹下往明愛接受社工輔導,她第一句說的是﹕「我想做個正常人。」說罷赫然發現自己原來一直活在童年創傷的陰影下,難以逃脫。
總覺離自己愈遠愈幸福
當年婚後誕下的女兒,她託人帶到東涌照顧,過去10多年也沒有同住,直至最近才住在同一屋簷下。「以前我不知何解,總覺得她離我愈遠,便會有幸福。」因她擔心,發生在她身上的厄運,會在女兒身上重演,「好擔心她會像我小時候一樣,家族那種不好的基因,會連在一起!」看到女兒發脾氣時,她會想到自己的脾氣,再想到自己的母親。
阿Ling希望童年創傷經歷可以畫上句號,「但心靈上卻害怕,那個不好的細胞何時會發作呢?就像癌細胞一樣,醫好了,但不知何時復發,當然,我希望自己證實到,這是可以變好的!」
為阿Ling輔導的社工何艷芬說,阿Ling與很多童年受害者一樣,創傷經歷會令他們處理生活上的人和事總是困難重重、力不從心,令童年創傷的故事軌迹,不自覺及不受控地影響着下一代,要解決,首要學懂面對,放下包袱,重新上路。
明報記者 陳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