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局津貼1萬 校工月薪6000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31日 07:59
2011年03月31日 07: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教育局按學校需要編配校工的津貼額,校工月薪應逾1萬元,但有工會發現,有學校只以月薪6000元聘請校工,而將部分津貼挪用作其他教學及活動用途,現在這些學校擔心校工的工資未符合最低工資要求,要求政府增加行政津貼撥款「補貼差額」。職工盟李卓人批評學校「博大霧多年」,好難同情它們,「現在是你洗大了」而自食其果。

議員責自食其果

現時教育局撥予津貼學校的一筆過行政津貼,用作支付校務處職員、教學助理及工友等薪酬,津貼額以開設班數而定。以一所開設30班的津貼中學計算,每學年獲約300萬元津貼。由於本學年撥款早已批出及分配使用,但最低工資將於5月實施,部分學校在未來數月,可能要動用儲備支薪,故要求局方增加行政津貼。

不過,政府消息人士指出,現時教育局按學校需要編配校工名額,每名校工均以政府相對工種的薪級表的上限,作為津貼撥款依據,每名校工的月薪撥款為10,669元。即使校工合約是包括休息日及飯鐘,即每月工時高達310小時(31日×10小時),時薪亦逾34元,足應付最低工資要求。

但消息人士承認,由於撥款隨其他學校津貼以整筆撥款方式批予學校,資助學校有權靈活調配,甚至「用4個工人的薪金撥款聘請5個人」,令工人月薪不足1萬元。消息稱,由於校方一般有足夠儲備,會先建議校方用儲備補足薪金,下年度會否按實際工人數目增撥金額,則會再視乎個別學校情况決定。

工會﹕津貼聘教師收生宣傳

當局雖給逾1萬元津貼予學校聘請校工,職工盟香港學校非教員職工會會長吳惠靈表示,事實上校工低薪情况存在已久,近兩年更有學校以6000元招聘全職校工,並要校工「落場(中途休息)」,以換取更長工時為學校服務,「學校將工友薪金津貼用以聘請常額教師、舉辦活動,或作收生宣傳」。她指當局撥批的津貼,文員薪酬只以中位數計算,故部分校工薪酬津貼用作支付年資較高、達頂薪點的文員,而且新入職文員、負責資訊科技的工友亦被削薪。

不過有校長反駁,學校因應現况作資源調配,並非從中「落格」,「又話要全方位學習,加上新高中推行,就要舉辦更多活動,自然要更多教學助理帶隊外訪、更多工友搬枱搬櫈」。校長稱,學校一般根據市場薪酬水平招聘校工,工作經驗亦對薪酬水平有影響。

校長稱靈活調配 促檢討撥款制度

津貼小學議會主席張勇邦認為,指控對學界不公道,「教改下增加活動,加上近年頻爆發疫症,學校清潔工作亦要增加,不少學校過往都靈活調配津貼,聘請半職或兼職工友以增人手」。他建議最低工資實施前夕,當局應與學界檢討津貼撥款制度。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張文光認為,教育局沒有規定學校利用津貼時不可「拉上補下」,校方自行調配津貼在所難免,建議當局應在最低工資實施前,應做校工薪酬調查檢討,盡快追加撥款以解決問題。

明報記者 陳家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