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車盤成交縮 穩樓市招數被批失效長青網文章

2011年03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3月31日 07:59
2011年03月31日 07: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樓價近年升不停,政府去年多番出招意圖壓抑樓市,但市場的上車盤交易不斷萎縮。200萬元以下的「上車盤」在2003年佔私人住宅樓宇買賣合約近七成,但過去一年只佔總數不足四成,急跌至歷史新低。相反,逾千萬元以上的豪宅市場不斷擴大,去年已佔總成交的6%,是02年時的5倍。

政府昨日向立法會提供不同樓價的買賣合約宗數詳細數據,詳述由02年至今年初,5個不同樓價類別的私人住宅樓宇買賣宗數。結果發現樓價低於200萬的上車盤,由02年佔交易總數的65%,至08年已下降至不足一半,去年更跌至38%,成交不斷萎縮,是唯一成交量出現負增長的類別(見圖)。

豪宅交易激增 創歷史新高

市民買不到上車盤,唯有「更上一層樓」,200萬至300萬元類別的私樓成交,過往多年都維持不足兩成,但去年急升至近23%。

而逾千萬元的豪宅交易在02年時只佔總成交的1%,近年交易激增,去年升至近7%,創歷史新高。最有趣的是,今年首兩個月市場更已成交了1000間逾千萬元豪宅,數字是02年全年的總數。

公民黨湯家驊和民主黨李永達均認為,政府去年多番「出招、出口術」,例如不斷賣地、增加額外印花稅打擊炒家,但政府的數字卻顯示,上車盤的成交量大幅下降,貴價樓成交額卻不斷上升,證明政府的招數「全數失敗兼失效」。他們認為,即使政府不斷增加供應的方法也是徒然,因為發展商只會把所有供應包裝成貴價豪宅,故政府必須復建居屋,提供價格相宜的單位。

今年初美國一份顧問報告指出,香港樓價已攀至全球最難負擔,樓價中位數相當於家庭每年收入中位數的11.4倍。運輸及房屋局長鄭汝樺反駁這類的調查,指不同研究會採納不同的數據和假設,似乎沒有考慮到本港有三成人口居住在公屋,認為要把不同經濟體系或城市的房屋價格、市民的收入直接比較負擔能力,需要非常小心。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