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清明將至,內地不單樓價居高不下,連墓地也被炒得價格狂飈。在廣州,一個2平方米(約22平方呎)的墓地居然叫價十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呎價較住宅還高得多,令民眾直呼「死不起」。為此業內人士提出,政府可以像控制房地產一樣,建設「經濟適用墓」,以解決天價墓地的問題。
《南方日報》報道,在廣州花都、天河等多家墓園,一塊2平方米的墓地動輒要2至6萬元,愈靠近市中心愈貴,以天河區的中華墓園為例,價格普遍在6萬至13萬元之間。廣州墓地每平方米的價錢早已超越了房價,廣州市房管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當地一手樓平均價是每平方米13,074元(呎價約1210元)。
22平方呎售價13萬
「死後住的地方比活時住的還貴,墓地價格堪比別墅!」市民李先生對天價墓地哭笑不得,稱現在很多人都說「死不起」,有些病重在醫院的長者更是「既活不起,又死不起」(因為醫療費也貴)。因為買不起墓地,很多民眾死後不能入土,有些墓園還出現一個墓地安放5、6個骨灰盒的現象。導致天價墓地的原因除墓地稀缺外,就是炒賣。雖然《殯葬管理條例》規定「不得為沒有出具死亡證明的人出售墓穴」,但不少商家仍利用供求緊張,趁機炒賣墓地。一名在網上兜售墓地的何姓女子就表示,她10年前在廣州某墓園一次買了10塊墓地,「當時總價格1.6萬元,現在肯定超過45萬元」。
除了「街外」炒家,一些墓園管理者也私下違規銷售墓地。一名墓園的女經理就透露,沒有相關證明也可以購買墓地,只要交夠了錢,就可以立刻出具公墓安放證和合同書等,而墓地雖不能轉讓,但「只要購買了,就沒有人能管得到」。業內人士說,「墓地市場已經成為了另外一個房地產市場,炒墓地就像炒房子」。
內地其他城市同樣面臨着天價墓地的問題。業內人士提出,政府可以像建經濟適用房一樣,以「經濟適用墓」的方式,來解決天價墓地問題。廣東省社會學學會會長范英表示,目前廣州市政府的經濟實力,完全具備這樣做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