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地監管機構罕有地默許高盛發行的窩輪停牌,並修改上市文件,遭致各方炮轟。不少市場人士均直言此情况聞所未聞,更有歐資投行的衍生產品主管相信,監管當局若聽任發行商修改文件而毋須付出代價,日後投資者購買窩輪的信心或受損。「證監會平日教導投資者購買金融產品一定要看相關文件,昨日不少投資者可能因參考了文件,覺得市場同類產品中,高盛的日經窩輪較『抵買』,於是追入」,該名人士指。他估計,事件背後的原因是高盛不願承擔錯誤的巨額損失。」
他認為,若港交所此次讓高盛過關,對於投資者顯然是不公平,「以買樓為例,與業主簽定買賣合約後樓價上升,業主可否反悔?」
他坦言,以往窩輪發行商「開錯價」的情况亦不少見,通常這類個案發行商惟有自己低調承擔損失,如高盛般公開「承認」銷售文件錯誤的,反而是首次。
投資者組織:高盛輸打贏要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窩輪的上市文件出現錯誤,責任顯然在於發行商,應予投資者相應賠償。「高盛此舉可謂輸打贏要,若投資者只能從民事途徑索賠,監管機構無動於中,勢必打擊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窩輪市場的形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