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平保(2318)提供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去年業績符合預期,純利173.1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5%,毛保費收入升42%至1593.8億元。集團去年壽險保費收入升22.3%,至1644.48億元,一年新業務價值155.07億元,按年升31.4%,增幅較中壽(2628)及太保(2601)分別升12%及22%為佳。
集團積極增加經紀數目,去年升近9%至逾45萬名,經紀首年規模保費增加26.5%,兩者的表現較同業為佳,對保費收入具正面作用。不過,受投資收益下降,以及準備金因收益曲線走低而增提,壽險業務的淨利潤跌18.9%。另外,集團在產險的市場佔有率則由12.9%升至15.4%,期內保費收入升61.2%至625.07億元,產險綜合成本率降至93.2%歷來最好水平。
併深發行後 獲龐大客戶群
至於償付能力充足率跌至低於200%水平,集團表示透過早前向鄭裕彤配股,有關比率將提升26個百分點至224%,並在加強資本後,足夠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需求。另外,深圳發展銀行併入集團帳內後,集團需多方面包括資金等支持,但同時亦獲得轉介逾5600萬個客戶和超過200萬公司客戶。
走勢上,3月9日升至86.1元(港元•下同)有獲利回套,形成下降軌道,3月18日跌至73.35元見支持,過去兩個交易日呈「兩個白武士」屬利好,昨日重上20天和50天線,快步隨機指數(STC)%K線升穿%D線,移動匯聚背馳指數(MACD)熊轉牛差距,走勢逐漸改善,可候低在10天線即76.3元水平吸納,反彈阻力為86.1元,不跌穿71.45元可續持有。
無疑集團短線存有負面因素,惟股價已陸續反映,以良好的基本因素,支持業務增長,再加上估值具吸引力,不妨作中長線持有。順帶一提,筆者周三在本專欄推介的瑞聲聲學(2018),在過去兩個交易日累升13%,成功突破當時的目標價。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撰文:黃智慧
金利豐證券 研究分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