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富後代做慈善 講究效益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0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01日 21:59
2011年04月01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無論發生任何水災地震,香港人都好捨得捐錢。不過周不時聽到有假冒慈善機構詐騙,或者超高行政費等,令小琴捐都捐得唔安樂。噚日富麗華酒店傅氏家族的傅厚澤(Adrian),同柏寧酒店太子爺陳文耀(Lawrence)喺瑞銀一個論壇分享佢哋成立慈善基金嘅經驗。作為商家後代,就以生意人嘅手段同效率做慈善,務求令一分一毫都用得其所。

傅厚澤嘅爺爺,係比何鴻燊發迹仲要早,澳門第一代賭王傅老榕。呢位富三代主理家族生意,97年樓市大冧之前,以「天價」69億,將富麗華酒店賣畀麗新集團,幾年後先重建成家嘅中環AIA Tower。

投資非洲社企 教人自力更生

Adrian有感要將家族傳統傳落去,喺佢尊翁傅德蔭05年過身後,以遺產成立慈善基金,至今贊助咗72個項目。而Lawrence喺2010年設立嘅正愛慈善基金,除咗內地,項目更有遠至非洲,佢哋就曾經請張學友,為馬拉維感染愛滋病毒嘅小朋友籌款獻唱。

講到佢地做慈善嘅要旨,兩人不約而同強調可持續性,Lawrence話,可能受助人只係諗到呢一刻要食飯、交學費,但更重要嘅係令佢地自力更生,所以佢喜歡「投資」喺當地嘅社會企業,授魚不如授漁。Adrian又話,因為佢地做慣生意,講效益,有時當地NGO都唔多習慣,但相信最終大家都會獲益;佢哋更會拉埋當地政府落水做配對捐款或要佢哋參與,實行將慈善效果leverage up!

大企業家將大部分身家捐出作慈善呢種較為西方嘅文化,喺香港都漸漸被接受,但似乎未喺大陸開花,不過Adrian都體諒佢哋,因為佢都唔支持純粹捐錢,而且大陸富豪通常係白手興家嘅第一代,業務正急速發展,要親自搞慈善都有心無力咁話。

報料電郵﹕piano@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