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核泄危機蔓延,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肇事福島第一核電站西北約40公里的飯館村土壤,檢測到半衰期達30年的銫-137,輻射物含量較IAEA建議的疏散標準高一倍,意味該地區不適宜有人長期居住,亦顯示輻射污染範圍遠超日本政府劃定的方圓20公里疏散區,以至方圓20至30公里室內隔離區。IAEA表示,無權下令日本擴大疏散範圍,呼籲日方「慎重考慮情况」,但日本堅稱暫無意擴大疏散區。
銫含量高於切爾諾貝爾疏散標準
3月18至26日,IAEA抽樣檢測福島縣9處地區(距離第一核電站28至58公里)的土壤,發現各地的放射性碘-131濃度,每平方米介乎20萬至2500萬貝克,銫-137濃度則介乎2萬至370萬貝克。其中在距離第一核電站約40公里(在疏散或室內隔離區之外)的飯館村,銫-137為每平方米200萬貝克,較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災後定出的疏散人口及廢棄土地的輻射標準(每平方米148萬貝克)還要高。飯館村人口約6000人。
IAEA事故及緊急中心的布格洛瓦(Elena Buglova)稱,飯館村檢測到的輻射量,較IAEA建議的疏散標準「高一倍」。《紐約時報》引述專家稱,IAEA所得出的輻射讀數,雖未高得會令人出現急性輻射疾病或有即時危險,但長時間暴露於此水平,患癌風險會大增,意即當地不適宜人類長期居住。IAEA強調,各地輻射水平,受到風向等影響而不同,飯館村的讀數不代表較廣泛地區的污染情况,但IAEA已建議日本「審慎評估(疏散)情况」,並稱日方正做評估。
日本官方長官枝野幸男拒絕擴大疏散範圍,僅稱泥土輻射水平偏高,「當局會繼續監察輻射水平,必要時採取(疏散)行動」。1986年切爾諾貝爾核災爆發,鄰近地區約12萬人疏散,但福島縣人口多達200萬,若要擴大疏散範圍,規模和難度將大得多。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昨堅稱,飯館村居民毋須撤離,呼籲居民冷靜。飯館村村長菅野典雄說﹕「我原本很擔心,但政府隨即通知我們,說輻射水平不會造成即時傷害,我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