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大地震後,香港人踴躍捐助及表達祝福,令在港日本人深受感動,但港人憂慮核輻射污染,對日本進口食品起戒心。日本駐港總領事隈丸優次昨日接受本報專訪,向港人派定心丸,強調大部分供港產品來自非受輻射影響地區,認為港人「沒理由」擔心。他表示,連日感受到港人心意,超出意料,但礙於災區仍面臨運輸困難,呼籲港人現階段表達心意已足,暫不建議捐贈物資。
去年10月到任的隈丸優次(「隈」粵音「煨」),連日曝光率較過去半年還多。日本大地震發生3周以來,他每天忙於處理各界的電話和會面,幾乎每周工作7天,至晚上回家跟太太吃晚飯。不論是團體賑災籌款,還是到領事館送上打氣物品,隈丸幾乎每次都堅持親自出席或接收,回應港人心意。
日多個地區不受影響
不過,核輻射污染恐懼,亦令不少港人對日本進口食物大起戒心。隈丸亦說,他知道本港很多日本食肆面臨困難,他明白港人對輻射的恐懼,但強調輻射僅影響東日本部分縣市,其他地區如北海道、九州、四國以至沖繩等不受影響,當地大部分日本人仍過着正常生活,如常食用日本食物。他指出,不少日本食品都來自這些不受地震及輻射影響的區域,「港人沒理由擔心來自不受影響區域的食品」。他相信假以時日,隨着核泄漏情况逐步受控,港人的信心會慢慢恢復。他認同港府現時針對輸港日本產品的檢測措施,是合理和建基於事實,「我們會與港府保持接觸」。
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本周曾批評,中國熱心提供6萬支瓶裝水給日本賑災,但日方未按國際慣例處理,反而要求中國自行安排運送到災區,於理不合。本港民間力量捐贈賑災物資也遇到障礙。
感謝港人送暖
對於外界有批評指日本當局對國際救援物資運送安排不周及過慢,隈丸解釋,災難發生後,日本情况特殊,外界應站於實際情况審視。他指出,除了世界各地的捐助,日本其他非受災地區市民亦很踴躍,但政府需時疏導各方援助。他舉例,在受災地區,部分小村落本身的行政部門已很薄弱,需要集中處理當地所需的物資,實在沒能力再撥出人手組織其他物資運送。
送上祝福是最好支持
隈丸表示,現階段對日本人最好的支持是送上祝福,「現階段我們只可以說﹕十分感謝,但(送物資)不是時候」。至於民間的物資捐贈,除非他們本身與日本當地慈善團體或部門有聯繫,可直接運送,否則「暫不建議」,稍後情况好轉,可接受更多援助。他透露,港府亦表達希望協助,但暫未有定案,他個人希望可盡快回應。他對港人連日送上的祝福感到溫暖和意外,又透露即使沒有公開發布,數天內已有逾800人前往領事館簽寫弔唁冊。
明報記者 袁柏恩、余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