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如封埋「樓高30層」紅館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02日 21:59
2011年04月02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核子專家指出,相信日本當局最快在未來一兩個月,利用大量水泥封閉福島最少4個反應堆,作最後「封堆」。理大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講座教授胡仲豪指出,以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蓋棺」經驗,封閉一個反應堆的規模,與封閉一個有30層樓高、外形如紅磡體育館的建築相若。即使日本有較佳科技,但以福島4個反應堆推算,仍需約5000人配合,「封堆」需要時間更可能長達5年。

需5000人手封5年

胡仲豪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日本當局向美國購買水泥泵車,相信是為反應堆最後封堆作部署。他指出,相信早於兩星期前當局決定向反應堆噴灌海水時,已有放棄反應堆打算,但由於封堆前需作的準備很多,故相信現時最快仍要一兩個月才可進行,「至少部分廢燃料和化學物屆時沒危險性,可利用機械臂取出,以免留在反應堆中產生變化」。

地底裝冷卻 免燃料棒「乾燒」

胡仲豪表示,「封堆」不僅指將水泥灌入反應堆,還需多步驟(詳見圖)配合,杜絕核泄。他指出,由於封堆後,燃料棒會在反應堆內「乾燒」,堆內將產生更高溫,將所有化學物和物件熔化下墜,變成「一嚿嚿」,反應堆的底部亦必然會燒爛,故只有先在地底鑽隧道,並安裝液體氮冷卻系統,才可排走高溫,但同時不會泄出幅射。他說,冷卻器興建完成後,再利用阻輻射鉛板在地面初步蓋棺,才可進一步興建5米深的水泥外牆及向反應堆灌水泥。

現時福島核電廠的高度,除了外露大約20層樓的部分,底部還有約10層高。胡仲豪指出,以水泥封閉反應堆的話,封閉高度應約30層樓高、面積約本港紅磡體育館般大,「估計需時同起樓差不多,連畫圖則再興建分分鐘要幾年時間」。他指出,當年前蘇聯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封堆」以一年時間草率建成,故20年後產生問題,相信日本有「前車可鑑」和先進科技,會確保封堆堅固。

明報記者鄭穎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