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去年逾4萬內地孕婦來港分娩,攻陷醫管局產科服務,8間公立醫院婦產科醫護人員組成的香港產科服務關注組,昨日與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會面,關注組代表張德康引述周一嶽表示,同意將內地和香港孕婦產嬰總數維持在2010年的8.8萬水平。周一嶽又表示,當公立醫院服務量達上限,醫管局將停止非本地孕婦的預約登記。
私院﹕要照顧已預約者
私家醫院聯會會長劉國霖表示,私家醫院一向對內地孕婦來港分娩採取封頂措施,基於產牀和助產士的限制,即使多過8.8萬名孕婦想在港生產,私家醫院也沒可能提供服務,他認為關注組預計將有10萬名孕婦在港生產之說不會發生。他說,食衛局下周一將約見多間私家醫院的院長,商討限制內地孕婦來港分娩的事。
醫生盼降至7.5萬
仁安醫院副醫務總監梁國齡贊成把全年產嬰數目維持在去年的8.8萬水平,但執行細節要再詳細研究。他舉例說,由於不少私院的產科已預約至今年9月、10月,在責任上私院總不能將這群已預約的內地孕婦置諸不理,故如何執行需與公立醫院及其他私家醫院詳細研究。
關注組代表張德康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們要求政府把全年產嬰維持在8.8萬名只是一個開始,兒科醫生指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的人手和病牀,只能支持約7.5萬名嬰兒,才算安全水平,因此全港產嬰數目仍有收縮的需要,除非能增加相關醫護人手。
公立醫院去年共有約1萬名嬰兒由內地孕婦所生,一直以來,公立醫院為內地孕婦分娩可以與政府對分約4萬元的服務費用,很多公立醫院視此為財路,填補醫院財赤。張德康說,他已向醫管局行政總裁梁栢賢了解,梁栢賢指公立醫院應量力而為,減少為內地孕婦提供服務,即使醫院遇到財赤,醫管局也會想辦法填補。有了這個保證,公立醫院日後削減內地孕婦服務名額將少一重顧慮。
張德康又表示,近月公院婦產科處於水深火熱境地,本地和內地孕婦數目都上升,醫護人手卻遭私家醫院大批挖走,苦無良策下,8間公院婦產科醫護人員才組成關注組。他表示,與周一嶽的會面愉快,周一嶽同意他們的要求,贊同全港產嬰維持在8.8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