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勞資雙方就實施最低工資掀起飯鐘及休息日計薪角力戰愈演愈烈,最低工資委員會主席、資深大律師翟紹唐罕有表態,與政府唱反調,指要僱主僱員自行解決爭議是不切實際,因為社會上的基層勞工沒有能力跟僱主談判;他又慨嘆,最低工資出現不同演繹,「28元有X種計法」,令委員會日後檢討最低工資水平時增添難度。勞工處發言人不評論翟紹唐言論,表示最低工資委員會有權決定其工作。
面對僱主 基層欠議價能力
對於翟紹唐的言論,有委員大呼「沒想過主席那麼勇」,勞工界聞言也議論紛紛。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形容翟紹唐說得有道理,但若要說清楚工資是否計算飯鐘及休息日,可能要全面檢討及修改《僱傭條例》,是「大工程」,需時甚久,唯今之計可能要「政府、商界及勞工界」三方坐下協商,透過社會契約解決眼前的爭議。
近日輿論聚焦的飯鐘及休息日是否計薪,法例沒有清晰說明,政府的立場是交由勞資協議而訂。翟紹唐接受無綫電視訪問時說﹕「現在是講緊社會最低層工作、收入最低的一班人,他們邊有能力去跟僱主傾,僱主話乜,一係做,一係唔做,邊有得傾。所以話,『大家應等僱主僱員去傾』,我就唔係覺得好實際。」
或需檢討28元時薪水平
翟紹唐認為,勞資近日爭拗的問題根源,在於統計處數據一向以月薪為基礎,但最低工資則以時薪計算。他說﹕「如果我們發現大部分僱主都以慳皮的計法去計,結果大部分低收入勞工實質收到的工資,換算成月薪都比我們想像中少,這或對他們影響更大。那便要在此基礎上,研究28元是否要改」。
翟說:「28元可以有X種計法,都是合法計法,就是問題,我相信對我們委員會工作有影響。咁多種可行計法,如何釐清一個數?希望澄清多一點」。他指出,雖然委員會權力有限,但希望5月前召開一次會議,了解委員對近日社會上不同聲音的看法。而委員會在最低工資5月1日實施後,會蒐集數據檢討成效,包括了解僱主僱員如何處理飯鐘、休息日、花紅佣金等問題。
翟紹唐上月初召開最低工資委員會首次會議前席,曾向記者表示休息日及飯鐘錢是否計薪並非委員會決定範圍,但表明會留意相關現象,因其反映28元的推行成效,有需要的話會提早在5月1日前蒐集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