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近盲經濟生 高盛實習尋自信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03日 06:59
2011年04月03日 06: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不是每個人都身體健全、能夠順利向夢想出發。僅餘一成多視力的崔宇恒,每天殘酷面對視力逐漸衰退,更可能完全失明,卻沒有自暴自棄,考入中文大學修讀經濟,早前更先後於瑞士銀行及高盛實習,「當我得到常人都未必有的機會時,自信就回來了」。奮鬥精神令他成為本年度尤德爵士紀念基金殘疾學生獎學金的得獎人之一。

喜獲家人朋友支援

現就讀中大經濟系三年級的崔宇恒,自小被診斷出低視力,視力會隨日子不斷退化至完全失明。他現在只剩10至15%視力,需要家人協助起居和學習需要,「高中時,他們把我要讀的書念一次再錄低,讓我平日逛街時也可聽着」。雖然他沒有因此灰心,但也不諱言大學一年級是他的低潮,因為課堂閱讀量大增之餘,身邊的師生都不認識,加上學習用的器材久久未到手,令他感到沮喪。

直至讀德文課程時,情况起了變化。「我自己本身喜歡語言……德文班那邊又是小班教學,識到一群肯幫助自己的好朋友。」除了好友支援,社會亦給他機會,「二年級冬天曾到瑞士銀行實習,去年暑假在高盛(投資銀行)也有機會工作……當我得到常人都未必有的機會時,自信就回來了」。他希望畢業後能在人力資源方面發展。

「如果放棄 將來就更辛苦」

除了崔宇恒,同樣獲獎的有港大翻譯及政治雙科二年級生袁睿澄。先天青光眼的他視力一直退化,7歲時更完全失明,但他說這些困難都可克服,「我覺得我除了殘疾之外,仍有一定能力,有些情况下,做事和明眼人一樣出色……一年級時的迎新營我也順利參與其中」。

袁睿澄身體上有缺陷,同學們能輕易找到上課的課室,他就要預早找好從宿舍去課室的方法,即使如此,他仍不輕言放棄。「因為我知道,如果放棄了,將來就只會更辛苦。而且我想告訴人們『我和他們的能力是同等的』。」面向未來,袁睿澄希望能修讀法律系課程,並為這個目標而努力。「我一直都想讀(法律系),因為它是一項專業,可以保障我的生活。保障到生活之後,我就可以幫助其他人。」

聽障生讀設計 盼成插畫師

另一名得獎者方芷盈,雙眼沒有障礙,但雙耳自小有問題,能夠聽到聲音但不能分辨,間接令芷盈說話咬字不清、要靠讀唇來得知其他人的意思。不過,殘疾無阻她對設計的興趣,現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修讀平面設計二年級的芷盈坦言,在學校聽書有困難,要經常發問,但她一直保持大膽學習、不怕麻煩的態度,向成為插畫師的目標前進,「做人一定要有很多目標才行」。

這次得獎對方芷盈意義重大,除了代表得到他人的認同外,也鼓勵其他人不要放棄自己。芷盈的最大助力仍是家人,從小到大一直教她說話,「特別是母親,她很有耐性逐字逐字教我說」。芷盈又說,母親一直提醒她要自立,「她告訴我,我們(殘疾人士)不需要別人同情,是可以自立的」。方芷盈表示會儲起這筆獎學金,作為實現另一個目標——一個人往澳洲旅行的資本。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