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一周,圍繞着樓價調控目標,中央與地方連袂上演了一波三折的大戲。上海,敲響了開場鑼鼓。
3月28日,上海市政府發表公告稱,已審議通過今年新建樓宇價格調控目標,即「增幅低於全市年度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水平」。據此前上海兩會公布,今年GDP增長目標是8%左右,而去年上海打工仔平均月薪增幅為9.3%。若以這兩個指標作為參考,意味着今年上海樓價最多還可以升8%。
多地變相允樓價繼續升
翌日,多個一線城市的調控目標接踵而來,其中廣州和深圳的描述方式與上海一致。只有北京知趣地提及「穩中有降」,給中央留了一點面子。一時間,地方對調控的態度昭然若揭,一個個增幅目標,直接搧了無數人一個響亮的耳光。
那些預測今年樓市下跌20%至30%的專家都成了笑話。甚至銀行此前所做的「房價下跌壓力測試」,即計算樓價急降50%至60%時的不良債務壓力,也變為杞人憂天﹗
至於不斷重申堅持地產調控的中央領導,更是勢如騎虎:如批准,就說明默許樓價續漲,必然進一步失去公信力;但又找不出好理由直接駁回,因為是中央要求各地自行確定目標。
中央無奈 「出口術」被駁
無奈下,住建部只能要求:各地在制定目標時,要聽取社會意見,已公布目標的城市也可根據社會意見適當調整。但此言第二天就被廣州房管局處長陳大旺駁回:廣州已充分考慮了社會意見,年內不會調整目標。
經過近年的促進、調控、促進、再調控,樓市早就成了中央和地方之間博弈的主戰場,但雙方都不會是受害者,真正的受害者,是每天都企盼樓價下跌的老百姓。
高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