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周一嶽今日將於中區美利大廈的食物及衛生局總部會見各大私家醫院代表,希望限制內地孕婦來港產子數目。據悉,政府要游說私院大幅減收內地孕婦並不容易,因現時私院每年接收近3萬內地孕婦,保守估計帶來逾12億元收入,加上有較嚴重疾病的初生嬰兒幾乎全部轉給公立醫院「執手尾」,令私院利潤豐厚而風險極低。
周一嶽今見私院 游說不易
據了解,部分私家醫院可能只會接受「不再增加內地婦分娩名額」,但不會減收,亦有私院可能反過來建議政府帶頭大幅減少公立醫院留給內地孕婦的名額,藉此解決公營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
威爾斯醫院較早前已表示,有意把留給內地孕婦的分娩名額,由佔總名額25%減少至15%,伊利沙伯醫院亦有意把內地孕婦名額減一半。不過,這些措施「遠水難救近火」,因公、私營醫院的孕婦預約大都已排期至今年底,換言之,縱使名額比率有變,最快也要明年才能全面實施。有公立醫院管理層稱「有協議總好過冇」,因若能給醫生們「明年工作量會減少」的希望,有助挽留人才。
有私家醫院高層亦指出,現時公立醫院一年接生4.2萬嬰孩中,有約四分之一(約1萬人)是內地父母所生,故建議政府狠心大幅減少公立醫院給內地婦的名額。若名額能減一半(減5000人),以初生嬰兒平均有2.5%要進嬰兒深切療部(NICU)推算,此舉可令公立醫院NICU每年少收逾120名病嬰,人手壓力自可紓緩。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