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末日惡菌「濫交」抗藥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04日 05:59
2011年04月04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健康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研究發現「末日惡菌」有大規模爆發危機。大腸桿菌NDM-1不僅對絕大部分抗生素有抗藥性,而且生命力極頑強,用紫外燈照射24小時都不能將它殺死,加上此菌「極度濫交」,會四處傳播抗藥基因。專家籲公開相關感染數字,加強公眾防惡菌意識。

紫外光殺不死 有爆發危機

「末日惡菌」NDM-1早於2006年出現,最先流行於南亞國家,超過20個國家及地區先後發現此病菌,英國近年個案有增加趨勢,香港去年共有2宗感染個案。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稱,現時主要於醫院發現,但是政府絕不可掉以輕心,「香港地少人多,環境擠迫,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接近3000萬,如有新傳染病毒,香港必定首當其衝」。

香港大學去年完成全球首個基因圖分析,發現NDM-1的基因排序與早前在世界各地造成大規模爆發的惡菌排序相似,有可能造成大規模爆發。研究發現NDM-1「極度濫交」可跨細菌傳播,而且病菌有8個抗藥基因,幾乎對所有抗生素都具抗藥性,加上生命力特強,一旦感染並發病,極難找到合適藥物。

何栢良籲定期公布相關數字

普通病菌在強效抗生素刺激下才會抗藥,但NDM-1連普通用於傷風感冒的抗生素亦會激發其生長。何栢良呼籲市民不要濫用抗生素。

另外他指出,NDM-1和大腸桿菌一樣,主要通過糞便傳播,市民出外旅遊及使用公共廁所,要格外注重個人衞生。

何栢良認為,要預防惡菌最重要是維持資訊透明,他呼籲醫管局應向市民定期公布有關數字,令市民知所警惕。由於醫療旅遊日漸普及,市民有可能在外地進行醫療手術時感染惡菌。醫管局自去年發現本地首宗NDM-1後,已要求曾往外地進行醫旅的人士入院前接受全面檢測,看是否帶有惡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