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大嶼億元建長壩 防泥石流堵公路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05日 21:59
2011年04月05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天文台預告今年雨量趨向極端,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斥資1.5億元,沿北大嶼山公路旁邊的天然山坡,打造一道全港最長、連綿351米的泥石壩及防護網,望可堵截大雨引發的泥石流,防止2008年6月黑雨引發泥石流淹沒北大嶼山公路的歷史重演。

351米石壩及防護網 明年完成

土力工程處副處長陳震暉昨表示,土力處在08年的黑雨過後評估,發現裕東苑對出一段裕東路,由山上滾下的泥石原本只有2350立方米,然而到達地面後,卻增至3000立方米。至於北大嶼山公路其他路段,亦發生泥石流,雨水夾雜沙泥淹沒公路,雨水難以退卻,令往機場的交通癱瘓。

土力工程處總土力工程師鍾偉強補充說,部門數年前已籌備,為本港天然山坡進行風險緩減工程,07年篩選出北大嶼山公路旁邊的天然山坡優先處理,豈料08年便遭逢400年一遇的黑雨,發生大規模泥石流。有關工程於09年展開,預計明年1月完成,預計總建造成本1.5億元。

防護網可卸泥石衝下能量

整項工程包括建造8座混凝土泥石壩及3個外表有如鐵絲網的柔性防護網,總長度351米,分佈於北大嶼山公路,總容量1.67萬立方米,相等於6.7個標準泳池容量;每個防護網可抵擋1.5公噸車以時速150公里行駛造成的撞擊力,可卸去泥石由山上衝下的能量,減少破壞力。

土力處以航空照片篩選出全港過去曾發生山泥傾瀉的2700個天然山坡,納入去年展開的長遠山泥傾瀉防治計劃,包括每年平均為30個相對較高風險的天然山坡做緩減工程,例如設置泥石壩。土力處評估,目前天然山坡對民居的威脅屬「中度風險」,但隨着城市發展,愈來愈多建築物接近天然山坡,有必要為具潛在風險的天然山坡做緩減工程,否則風險會上升,土力處暫沒為長遠山泥傾瀉防治計劃定下期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