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萬噸「低輻射水」倒落海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05日 21:59
2011年04月05日 21:59
新聞類別
健康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為處理福島第一核電站高輻射積水,東京電力採取備受爭議的一着,昨晚開始從核電站廢水設施,將1.15萬噸輻射超標100倍的「低輻射水」排入大海,以騰出空間,儲存從4個反應堆機組抽走的輻射超標上千倍至達萬倍的高輻射積水。東電堅稱,「低輻射水」入海不會造成嚴重影響,但有專家質疑此舉是生態災難,食物鏈恐因此遭污染。

日本政府承認,有關今次排放低輻射水的決定,沒有事先諮詢其他國家,儘管他們有跟中俄美韓的大使館交代有關決定。東電發言人說,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渦輪廠房,積聚了大量高輻射水,2號機組尤為嚴重,因此有必要將存放在廢水集中設施的「低輻射水」排出,以便收容。這批「低輻射水」約有1萬噸,另當局在5、6號機組廠房,亦發現共有1500噸的低輻射地下水。官房長官枝野幸男昨稱,排放低輻射水入海是「唯一選擇」。

專家﹕廢水污染近岸生態

這1.15萬噸水相當於超過4個標準泳池容量,東電稱把核污染廢水排入海,是根據《反應堆等規製法》有關「必須採取應急措施」的規定,這些廢水的輻射物質濃度,是法定可向自然界排放標準的100倍。對於這些廢水排放入海後將造成的影響,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聲言不會危害附近地區民眾健康;東電更揚言,即使成人每天食用核電站附近1公里海域的魚和海藻(東電無提及份量),1年接收的輻射量約0.6毫希,只相當於人體1年接收自然界輻射量的四分之一。但《華爾街日報》引述東京大學一名海洋專家質疑稱,要判斷輻射物會怎樣在食物鏈擴散其實很困難。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接受本港有線電視新聞訪問時亦指出,雖然海洋容量大,可以稀釋污染物,但很多廢水會留在近岸,嚴重影響近岸生態。他表示,廢水會污染近岸海水的懸浮物質,當懸浮物質沉積到海底,便會連整個海牀都污染,慢慢傳播到整個食物鏈。

擬設海中屏障截污染

日本水產廳昨堅稱,雖然魚類和貝類體內輻射物質量,會暫時隨海水輻射物濃度升高而增加,但不會長期積聚,待海水輻射濃度降至正常後,其體內輻射物量會恢復正常。水產廳稱,目前每縣都對輻射物質作監測,所以市場上的魚和貝類仍可安全食用,但還是希望當局盡早停止向海中排放輻射污水。

核電站2號機組對開的豎井,周六發現一條20厘米長的裂痕,高輻射水從井內直接流入大海。東電周日向豎井的上游管道注入高分子聚合物圖作堵塞,但仍未能阻漏。當局昨早在豎井上游的管道放入浴鹽,令輻射水變成白色,好讓他們能得知輻射水的走向,但至下午為止,豎井流出的水仍未發現白色,顯示高輻射水可能從其他途徑漏走。

鑑於輻射水持續流入大海,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表示,將在1至4號機組的入水口附近,設置一幅巨型海中屏障,阻截高輻射水向大海擴散。這屏障一般用於建築地盤,但今次它將懸垂海中,下部墜有重物,一直伸延至海底。官員表示,預料屏障要花數天架設。

調動人工島接收高輻射水

當局亦向靜岡市借用一座巨型人工島,打算用來接收1萬噸高輻射水。共同社稱,東電原考慮用舊油輪儲存污水,但核電站對開水深僅約6米,無法讓油輪停靠,因此考慮利用吃水較淺的人工島。

■新聞專輯﹕日本核危機

http://specials.mingpao.com/Sendai.htm

共同網/法新社/中央社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