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周一嶽談產科額:衛生署有權管私院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07日 05:59
2011年04月07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表示,本周一與10間有產科服務的私家醫院代表開會,雙方有共識要保持產科服務質素,不論公私營,應要在產科服務量上做決定。由8間公立醫院婦產科醫生組成的香港產科服務關注組已向醫管局建議,減收5000名丈夫非香港居民的內地孕婦。去年產嬰高達12,450個的浸會醫院表示,會考慮增加本地孕婦名額,比率由20%增至30%。

產科關注組倡公院減收5000內地孕婦

私家醫院聯會主席劉國霖日前與政府開會後,曾作出私家醫院不擴充亦不減收婦產科服務的回應。周一嶽昨表示,私家醫院代表在會上同意保持產科服務質素,並會對名額作統計和預算。政府短期內要收集數據及預計登記人數,以分析和做決定,他期望這兩個月內會達成共識。政府預計問題可能在年底或明年才浮現,所以希望有足夠時間處理這個問題。

周一嶽表示,無論公營和私家醫院,每間醫院都應有產科限額,同時也必須以服務本地孕婦為先,政府與私家醫院在這方面有共識,若香港有空間才會照顧內地孕婦。被問及假如私家醫院不依共識執行,政府如何處理?他說規管私家醫院由衛生署負責,衛生署有一定權力。

浸會醫院考慮增港孕婦比率

浸會醫院表示考慮調整本地孕婦和內地孕婦的比率,由去年本地孕婦產嬰佔20%(2490人),調整至30%,至於減收內地孕婦的人數則未有決定。仁安醫院副醫務總監梁國齡表示,會以本地孕婦為優先服務對象,但呼籲本地孕婦盡早預約,不要等到入院前一刻才預約,這會增加醫院安排產牀的困難。仁安醫院去年產嬰7600名,35%為本地孕婦,65%為內地孕婦。

香港產科服務關注組成員張德康表示已向醫管局建議減收5000名丈夫非港人的內地孕婦,但醫管局擔心會引起歧視問題,要諮詢法律意見。公立醫院的產科部門主管明天開會跟進有關問題,張德康說若私院不減產,單靠公立醫院減產將無法達成維持每年產嬰8.8萬的目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