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日本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近1個月,英國政府認為福島核危機漸受控,宣布降低對東京的旅遊警示,取消早前要求國民若無必要勿去東京的勸喻,但仍建議不要前往日本東北部。丹麥駐日大使館亦取消勸喻勿赴東京旅遊的警告。不過東電昨晚表示,根據對第一核電站附近海域的取樣分析顯示,高濃度輻射水出現了北漂的現象,可能威脅北海道和當地海產。
東電昨晚表示,在離福島第一核電站東北海岸外15公里的海域,取水進行化驗,結果顯示放射性碘-131的含量超過了國家限定基準的11倍。化驗還顯示,在北側的第5和第6號反應堆排水口附近,檢測出超過國家限定基準1000倍的放射性碘-131。東電認為,由於受潮流的影響,高濃度輻射水正向北側海域擴散。
美﹕高輻射地區大幅減少
英國政府根據科學顧問的最新分析,決定不再呼籲國民沒必要勿往東京,認為雖然福島核電廠情况仍令人關注,但反應堆情况正趨於穩定,危險性正逐步降低。但英國外交部仍提醒國民如非必要暫時也不要往日本東北部。至於美國當局檢測結果亦顯示,福島核電站高輻射地區大幅減少。美國能源部日前公布了3月30日至4月3日,以福島第一核電站80公里範圍為主的地面輻射量觀測結果,和3月17至19日的結果相比,高輻射地區大幅減少。能源部認為19日以來,沒有出現輻射大量積聚的情况。
能源部今次利用地面測量儀器和飛機進行測量,在緊靠核電站的地區觀測到每小時0.125毫希的高輻射量,在核電站西北方向,輻射量超過每小時0.021毫希的地區呈帶狀分佈,綿延30至40公里,離開帶狀地區愈遠則輻射量愈低;跟3月17至19日相比,只有極少數地區輻射量超過0.125毫希。至於東京周邊的輻射量小於每小時0.00032毫希,不足以影響健康。
日研擴大疏散範圍
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負責人韋斯(Wolfgang Weiss)昨表示,據目前掌握到的資訊,日本核事故不會如切爾諾貝爾核災嚴重,預料不會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影響。他說,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爆炸泄漏後,村民持續攝入受污染牛奶和蔬菜中的碘,但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居民已撤離,「在食物方面,人們談論的濃度相當於每年攝入1毫希或5毫希。這些都不是我們認為會造成重大健康影響的數值」。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表示,正考慮讓住在核電廠附近已撤離的居民,短暫回家收拾物品,但首要考慮如何確保他們不受輻射影響。但由於目前的20公里強制疏散區,只是基於短時間暴露於50毫希或以上的輻射量區域,若考慮到居民長期暴露於輻射環境的因素,當局會研究擴大強制疏散範圍。
受核漏泄影響,不僅日本東北的旅遊業受重創,就連西部也受牽連,在京都的清水寺,平日中國和韓國遊客如鯽,但最近只有少數歐美背囊友到來。在大阪的環球影城,來自中國等的亞洲遊客亦大減。
共同社/讀賣新聞/中央社
■新聞專輯﹕日本核危機
http://specials.mingpao.com/Senda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