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全球經濟正進入復蘇的因素下,能源需求上升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未來主力承運能源的中海發展(1138)前景應可看高一線,尤其公司已與中石油(0857)及中石化(0386)簽訂了10年長期合約,負責承運液化天然氣,公司長遠會發展成運輸四大商品的公司,包括油品、煤炭、鐵礦石和液化天然氣,均屬國家必不可少的資源,能為中海提供穩定和長期的回報。
技術走勢方面也對辦,中海發展已在8.2元水平試了雙底,日前更升越了頸線,料短期再升的機會高,短線而言,可先看250天線約10.5元水平,中線則看去年11月的13元高位水平,若跌穿50天線約8.8元則止蝕。
中海發展去年盈利增長61.2%,至17.17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50.42分。公司去年營業額112.84億元,按年增加29.3%。期內運輸周轉量3649億噸浬,增長35.3%。乾散貨運量大增14.2%,達到1090億噸浬,該業務收益大增148.3%,達到12.02億元,其中非煤炭類的乾散貨運輸業務扭虧為盈,賺3.67億元,是盈利大增的最主要動力。至於油品運輸也相當不俗,營業額上升24.1%至60.98億元,經營溢利上升16.5%至11.5億元。
公司去年燃料費成本按年大增44%,佔整體開支的43.1%。公司解釋,主要由於消耗及燃油費增加所致,中海發展的包運合同(COA)包括運費聯動機制和燃油附加費,與中石油及中石化簽訂合約時,也已附有相關的條款,油價上升的壓力可全數轉嫁客戶。此外,公司船舶已實行經濟航速,減少消耗燃油,同時也進行適量的燃油對冲,但不做場外交易。
控制成本得宜 毛利率有望續改善
其實,中海發展最成功的地方是控制成本得宜,據摩根士丹利早前的報告指出,中海發展受惠強勁的營運槓桿效應及有效的成本控制,毛利率及營運利潤率均見改善。今年方面,公司已表示有信心今年的毛利率會較去年的21%有所改善,主要由於全球經濟環境趨好,及繼續有效控制成本。
至於重頭戲,中海發展已與中石油及中石化於香港設立兩間公司,承運液化天然氣,預計未來數年可投入運作,並有望成為中海發展未來的亮點。
撰文:陳承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