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回收高輻射水 死士昏倒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1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11日 05:59
2011年04月11日 05:59
新聞類別
健康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歐洲自由電台昨稱,福島第一核電站的輻射泄漏災難已近1個月,但迄今仍令日本應對不暇。報道指出,核電站昨開始將廠內部分高輻射積水,抽入廠內的冷凝器,防止輻射擴散及影響恢復反應堆冷卻功能的工作,「無疑是重要一步,但工程人員亦承認,受損反應堆仍遠未受控,可能要數月才能穩定下來,要清理餘下的輻射物更可能要等待多年」。這意味20公里範圍內被迫疏散的居民,在可見未來恐都不能回家。日本政府據報正計劃在20公里範圍設置特別警戒區,禁止災民回家拿東西,以免受輻射污染。

低輻射水30年擴散整個太平洋

福島核電站的搶險行動仍然嚴峻,一名30多歲的「死士」員工,昨早9時半在2號反應堆建築物的外側水坑邊,從事高輻射水的回收,未料11時許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昏倒在地。他當時身穿防核衣物,昏倒時現場核輻射量為每小時4.84微希,低於安全限制數值的5微希。日本新聞網稱,他在醫院已恢復意識,據悉身上沒沾染輻射物質。

東電昨午開始把2號機組廠房外豎井的高輻射水,回收到室內容量為3000噸的冷卻器。東電稱,目前核電站1至3號機組渦輪機房內外,共有6萬噸高輻射水,必須清理才能恢復反應堆冷卻系統運作。東電從本月4日起,開始將集水庫內的萬噸低濃度輻射水直接排入海中,以便騰出空間存放高輻射水,排放行動預定昨天結束。日本原子能專家中野政尚按電腦模擬預測,排入海中的輻射物,5年後將隨海流到達北美,10年後到達亞洲東部,30年後擴散至整個太平洋,但強調濃度將變得非常低,不會威脅人體健康,儘管專家仍關注輻射物會否經食物鏈在生物內積聚。對於今次排水行動引起中韓俄等周邊鄰國不滿,首相菅直人昨承認事前通報做得不充分,對此表示抱歉。

東芝提福島站報廢方案

東電周末表示,3月11日襲擊核電站的海嘯,估計高達15米,因核電站離海平面只有10米,當局相信核電站主要建築在海嘯中曾全面浸水。負責生產1至4號反應堆的東芝,已向日本政府提出10年內將核電站報廢的方案,但政府認為現階段討論為時過早。日本政府據報正考慮核災級別,由第5級升至第6級,僅次於切爾諾貝爾核災的最高第7級。

共同社/日本新聞網/歐洲自由電台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