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海洋公園蘇眉鯊魚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13日 21:59
2011年04月13日 21: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後,不但影響核電廠,重災區的福島水族館亦陷入斷電。香港海洋公園水族部館長劉耀南表示,福島水族館斷電後,估計數千隻海洋生物因此死亡,公園計劃向福島水族館送出蘇眉、鯊魚、鯆魚及龍躉各數條,以支持水族館重建。

為準魚媽媽安排補品

海洋公園年初開業的新水族館「海洋奇觀」,目前養有逾400種共5000多條海洋生物。香港海洋公園水族部館長劉耀南表示,目前要替牠們繁殖下一代着想,其中黑點土鯆、白鰭鯊等胎生生物,自然繁殖有困難,園方要設計餐單、營造獨立空間才能讓懷孕的魚安心養胎,其中黑點土鯆成功在園內培育出第二代。

劉耀南稱,由外地運往公園飼養的海洋生物,在園內繁殖的後代,屬於「第一代」;這些「魚仔魚女」生出來的下一代,才是公園內繁殖的「第二代」。以黑點土鯆及白鰭鯊為例,牠們5至7歲進入性成熟階段1護理員須細心觀察,若發現魚身有交配造成的傷痕,便開始留意雌性魚有否大肚。

孕婦要進補,魚也需要。護理員會向「準媽媽」餵飼魚用營養補品(如維他命),至預產期(約10個月)前一兩個月就要將牠隔離養胎。劉耀南解釋,因為胎生海洋生物易早產,一不留神初生小魚便會被水池內其他魚吃掉。

與卵生動物不同,黑點土鯆一胎只有6、7條,非常矜貴,但並非條條養得大,有些初生小魚不肯進食結果夭折。園方年多前才首次培育出第二代,最新一胎現在才7個月大。

成功讓鸚鵡螺產卵

園方近日亦成功培育鸚鵡螺及狗侶竹鯊產卵,據了解鸚鵡螺於水族館成功繁殖,過往只有少數例子。劉耀南表示,新水族館的過濾系統與舊館不同,能防止初生魚卵被冲走,相信能增加海洋生物自然繁殖的機率。

另外,據劉耀南了解,日本大地震引發海嘯後,福島水族館陷入斷電,估計數千隻海洋生物因此死亡。公園計劃向福島水族館送出蘇眉、鯊魚、鯆魚及龍躉各數條,以支持水族館重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