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由一班公立醫院兒科醫生及護士組成的香港新生兒服務關注組,昨日約見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表明公立醫院兒科每年應付產嬰7.5萬名已是上限。據知,政府一方面限制公立醫院收症之餘,亦要控制私院收症數目,現研究對私院先禮後兵,期望私院能主動減收內地孕婦,不然,衛生署會巡查私院的產科配套,亦會蒐集由私院和私家醫生轉介入公立醫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的個案資料,遇上有問題個案,會遞交婦產科和兒科兩個專科學院作專業稽核。
蒐集轉介公院問題個案
關注組發言人陳衍標引述周一嶽在會上表示,關注兒科人手安排和工作量,強調要維持合理水平,亦要培訓更多醫護人員。陳衍標說,鑑於每100名初生嬰兒有2.5人需要入NICU,按公立醫院兒科的人手和病牀,每年應付產嬰7.5萬名已是上限。
建議高危孕婦留內地
陳衍標說,會上有建議私家醫生將較高危如懷雙胞胎、高血壓的內地孕婦留在內地生產,或可將初生嬰入NICU比率,由2.5%降到2.1至2.2%,讓公立醫院騰出更多NICU病牀,以及培訓更多醫護人員。陳衍標指食衛局對建議反應正面,他相信私家醫院樂意配合。
私家醫院聯會會長劉國霖說,預計今年私家醫院產嬰會高於去年的4.7萬名,但私院認為有能力應付,不覺得需要減收內地孕婦名額。
強制設嬰兒臨牀服務
消息人士透露,政府會對私家醫院先禮後兵,期望私院減收內地孕婦。否則,衛生署會按照《醫院、護養院及留產院註冊條例》,要求私家醫院提供初生嬰兒臨牀服務安排,包括有兒科醫生當值,設有嬰兒加護病房、深切治療部,或須有轉介公立醫院制度等。私院若不遵守,衛生署可取消註冊或拒絕私院之申請。
食衛局亦會指示醫管局,記錄由私家醫院和私家醫生轉介入公立醫院NICU的個案資料,遞交婦產科和兒科兩個專科學院作專業稽核,並將資料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