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25食品添加劑無法驗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6日 11:00
2011年04月26日 11:00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衛生部公布47種可能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以及22種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但當中有25種非食用物質如被非法用作醃腐竹、肉丸的硼砂,以及12種易被濫用的添加劑,如用於發脹麵包糕點的硫酸鋁鉀,名單上顯示為「無檢測」方法或沒有測檢資料。本港食品代理商認為,有需要不時到內地生產食品的廠房視察食品製作,藉此加強監察。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何永成教授說,用硼砂醃肉是中國傳統處理肉食品陋習,用硫磺漂白砂糖、饅頭時有聽聞。過去因為無人理會用化學物質處理食物對健康的影響,故有關當局不作檢測,並非等於無法化驗,所有化驗所都有能力檢測這些常用化學物質。

入口商﹕名單助警惕

港九罐頭洋酒伙食行商會副理事長李廣林表示,衛生部這次的公布,可以提醒業界注意食品製造問題,因為人命攸關。他認為本地食品代理商應與內地供應商應緊密聯繫,不時到內地生產食品的廠房視察食品製作,藉此加強監察。他相信食環署獲悉衛生部的公布後,亦會加抽驗內地輸港的食物樣本。

衛生部公布名單旨在打擊一些食品生產商、餐飲業,長期以來固意混淆食品添加劑和非食用物質,從事違法活動,如在食品中添加蘇丹紅等化學物質,卻訛稱為添加劑,一旦引起食品安全事故,便辯稱僅濫用食品添加劑,以避免刑責。名單明確把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詳細列出,揭示如吊白塊、蘇丹紅、三聚氰胺這些曾引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元兇,其實是化學物質而非食品添加劑,名單詳列這些化學物及化驗方法,供業界參考。

但當中有25種遭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如非法用於醃腐竹、肉丸的硼砂,用作醃海參、魷魚等乾海味的工業用火鹼,以及用毛髮水加深醬油顏色,用一氧化碳醃三文魚,在名單內均顯示「無檢測方法」。12種易被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如用作發脹麵包和糕點如硫酸鋁鉀,用作漂白饅頭用的硫磺,也顯示「無檢測方法」。

何永成教授說,所有工業用的化學物質都不應加入食物當中,長期食用會對健康有影響。如硫酸鋁鉀含鋁,醫學界已知若腦內長期積聚鋁會引致腦退化症(老人癡呆),世界衛生組織有使用鋁的指引。工業用火鹼為強力除污劑,一氧化碳可溶於水令胃部產生酸性,引起消化系統毛病、腸胃不適,他建議食環署應作跟進,並加強抽查內地輸港食品樣本。

食署﹕會恆常抽驗

食環署回覆本報查詢表示,食物安全中心會了解情况。中心恆常的食物監察計劃以風險為本,透過進口、批發及零售層面抽取食物(包括內地供港的食物)作化學測試,以確保食物安全。但不同食物添加劑在不同的食物中有不同的標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