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學者﹕添加物全部可檢測長青網文章

2011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4月26日 08:40
2011年04月26日 08:40
新聞類別
健康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衛生部名單中有25種被違法加進食物的非食用物質,列作「無檢測方法」,中大生命科學學院何永成教授說,那些物質其實都是常用的化學物。以硼砂為例,英文名稱sodium tetraborate,具化學合成作用,化學上用於製藥和製顏料,並非用來醃肉令肉質鬆化、爽口的添加劑。硼砂本身無毒,但長期食用會對消化系統造成壓力。

由於食品使用硼砂的分量很少,加上中國人傳統慣用硼砂處理醃肉,所以監管當局一直沒在意化驗硼砂。何永成說,所有懂化學的人都懂得化驗硼砂,在技術化驗上沒有難處。

名單亦揭露有人用工業用火鹼醃製海參、魷魚等乾海味,何永成說火鹼是強力除污劑,估計可能被用作除去海參、魷魚身上深墨色的污垢,故食用時需用浸清水,徹底大力清除殘留在海參、魷魚上的火鹼。但他說火鹼含鹼性,會引起腸胃和消化系統不適。

至於用一氧化硫醃金槍魚、三文魚,何永成估計用作保鮮,但一氧化硫易溶於水並產生酸性,長期食用會影響消化系統。有人用硫磺漂白砂糖,何永成說業界很少單獨用硫磺一種化學元素,長期食用會影響健康,而食品上添加的化學物質,大部分在化驗室都可以檢測。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