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醫管局最新估算今年的藥物開支佔總醫療開支,由過去幾年的7%、8%,上升至9.8%,去年醫管局非原廠藥物的開支,已較高峰期減少25.51%。立法會議員仍憂慮醫管局用廉價非原廠藥代替貴藥,多番追問署理食物及衛生局長梁卓偉,是否知悉新界東聯網藥物超支3000萬元,醫生被要求不要開貴藥的說法。
立法會議員葉偉明稱,據報新界東聯網在2009/10年度出現3000萬元藥物赤字,有市民投訴新界東為控制財赤,削減病人處方藥物,並轉用非原廠藥。
曾在新界東聯網工作的醫學界議員梁家騮也指出,過去在醫院吃早餐時,常聽醫生提及用藥超支,被要求減少開貴藥予病人,他問政府是否知悉情况。
醫局每3個月檢視聯網財務
梁卓偉昨在立法會回應提問時說,難以證明當局是否知道這些謠言,亦不知道這些謠言的真假,但願意在會後討論。本身是聯合醫院醫生的議員潘佩璆附和說,聯網為控制藥物不超支,確會叫醫生開藥時要「睇餸食飯」。
梁卓偉說,每年醫管局7個聯網和醫院都會制訂周年計劃,醫管局會向各聯網作出整體撥款,各聯網會因應實際情况,靈活調配撥款和調整各項開支,包括藥物開支。醫管局每3個月會檢視各聯網的財務狀况,包括藥物開支。如個別聯網的整體財政預算可能出現赤字,醫管局會與有關聯網商討應對措施。過去5年,在整體財政上,各聯網均能達至收支平衡(見表)。
非原廠藥商須證明品質 方可投標
至於議員關注是否有個別醫院聯網,因為藥物費用超支,改用非原廠藥物治療病人。梁卓偉強調,當原廠藥物專利權限期屆滿,非原廠藥物生產者,需要提交替代藥與原廠藥療效對比的證明,確保品質不會有差別,非原廠藥物投標的價格才會被考慮,以保障病人安全。
食衛局提交立會的資料顯示,過去5年醫管局以招標方式,每年採購非原廠藥開支的比例漸趨減少,其中以07/08年度開支為最高佔19.56%,但10/11年已回落至14.57%,減幅達25.51%,估計與2009年瑪麗醫院有血癌病人懷疑服用發霉的非原廠痛風藥死亡後,醫管局對採購非原廠藥倍加嚴謹,並以藥物的安全及效益為採購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