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通識教師批新國民教育假諮詢長青網文章

2011年05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5月26日 05:59
2011年05月26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為準備在2012及2013年在小學及中學推行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教育局於5月5日推出200頁諮詢文件,並展開8場諮詢會。有份參與諮詢會的教師引述教育局官員於會上作「家長式」訓話,批評教師講國情常用「負面角度」,又指教師口中的「普世價值」其實是「西方價值」,而「西方價值只是向中國施壓的方法」。有與會教師稱,諮詢會原來45分鐘的問答時間,最後縮短至20多分鐘,批評當局是「假諮詢」。

教育局回應稱,在各場諮詢會中,講者已點出德育與公民教育科着重培育正面價值觀,課程內容包括核心價值及普世價值,而會上出現不同意見是可理解的,當局會繼續舉辦焦點小組及研討會聽取意見。對於記者求證個別官員是否曾作相關言論,發言人則沒有回應。

教局﹕理解不同意見

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本月5至23日完成8場課程諮詢會,教育局表示有1610名教師和校長參加,每場約2.5小時每次預留45分鐘問答時間,但有教師表示,實際問答時間只有20分鐘,矛頭直指教育局總課程發展主任(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張永雄。

保良局李城璧中學通識科主任張銳輝出席了5月19日的諮詢會,他說,當日有一資深通識科教師問張永雄,為何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沒有提及普世價值,如民主自由,張永雄回應說﹕「普世價值等於西方價值,這些西方價值只是向中國施壓的方法,而價值觀很難prove(驗證),很難討論或溝通。」又反問教師﹕「為何硬要用負面的角度講國情?」

官員﹕普世價值是西方價值

張銳輝說,張永雄當日的回應令他感到驚訝,「教育局已赤裸地表達了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價值觀,否定一向在中學強調的普世價值」。

在5月20日諮詢會,問答時間只有約15分鐘,有通識科教師問﹕「若學生深刻學習反思後,認為不為身為中國人自豪,老師應如何評估?」張永雄回應:「一名學生由小一入學到畢業,或由中一至畢業,(卻)覺得成為這間學校的一分子……而不感到自豪,是否要想想中間發生了什麼事?」發問教師質疑張永雄是答非所問。

幾名有份出席諮詢會的通識教師不約而同指出,諮詢會問答環節太短,教育局首席助理秘書長張國華當時以「準時交還場地」為由,最後5分鐘只讓4名教師各問30秒,然後匆匆散會。有教師說﹕「教育局會議甚少準時完結,用時間有限來迴避老師提問,實際沒有聽取老師意見,是假諮詢,只為統計數字,證明自己曾諮詢多少人。」

明報記者 彭美芳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